特大城市近郊难治理“三大不对等”为症结所在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5-11 08:06:00

“三大不对等”为症结所在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上海市宝山区、松江九亭镇等近郊采访时发现,特大型城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兼具城市和农村社会形态的近郊,呈现出人口流动性大、人口结构多元化、社区类型多样化、利益矛盾突出等特点,基层组织架构、治理能力都亟待提高。当前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三大不对等”:

其一,外来人口急剧增加与执法力量不对等。

“无证经营、黑车非法营运、非法餐饮……我们有的问题,其他地方未必有;但其他地方有的问题,我们肯定数倍增加。如公安110报警数我们平均每天180多起,相当于别的一个区的总量。”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社会治理办公室主任张明介绍,九亭镇原住民仅2万人,市区导入6万多人,而外来常住人口却有20多万人,这种超预期的人口涌入带来很多“超预期”的矛盾。

而管理人员的配置与人口规模却并不匹配。张明说,目前房管办在九亭4人、交通执法队1人、工商12人、派出所民警110人、城管执法人员39人。“按照人口比例我们至少需要150个城管,人手严重不足。”

人手不足,容易让执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受访基层干部向记者吐槽,“没有公安,其他执法队员都只能磨嘴皮。整治非法餐饮,连谈话通知书都没法送,有人甚至当着执法人员的面撕掉。”

其二,高治理成本与低“民心”效果不对等。

在九亭最主要的干道之一沪亭北路上,一个马路中间的“钉子户”显得特别扎眼:三层高的破旧小楼忽然出现在道路中间,四车道在这里忽然变成了两车道,不熟悉这里路况的人在夜里很容易直接撞上去。

“但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政府只能多花100多万元把这里绕过去。”上海松江区九亭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陆上达说,在基层,当大多数人利益和小部分人利益冲突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非常低,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都很高。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邀请第三方介入,以听证会的名义解决,而基层的问题往往是得到利益的大多数“沉默不语”,而利益受损的小部分人则“高声反对”。

有关专家认为,近郊基层治理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的地方政府仍存在“维稳至上”的观念。

陆上达说,对于一些诉求已经解决、但仍然不断上京的老上访户,政府在某些敏感时段还是不得不派出8名联防队员,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不计成本地“看死盯牢”。但是,“依法治理应该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妥协”。

其三,多元化复杂矛盾与乡镇权力不健全不对等。

基层治理打了突击战,打不了持久战。陆上达说,针对拆违,整治群租、非法营运、无证废品收购站、无证幼儿园等问题,由于需求旺盛、利益驱动,后续整治的监管责任没有很好厘清,整治的反弹返潮比较厉害。

基层治理打了区域战,打不了全局战。九亭镇社会事业和社区管理办公室周淑美说,九亭位于上海市闵行、松江、青浦等三区交界处。一些人会将渣土、工业垃圾从别的区运进来,而九亭执法力量不足,通宵抓都抓不过来。“总共就39个人,守个一天两天可以,不可能天天蹲。”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发现,问题在下面,权力却在上面,解决这些复杂的矛盾往往需要更高层级的权力协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晗认为,乡镇政府是一级权力残缺的政府,不仅对于垂直单位缺乏财权和人事权,对于内部单位的人事权也只局限在乡镇范围内部,同时没有明确的执法权,连一些具体的行政管理权也没有。大量人口导入之后,从征地拆迁到维持社会稳定,从提供导入人口的公共服务到社会保障,从增加就业到维护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矛盾突出。基层社会问题多元化、复杂化与乡镇政府的行政权力有限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乡镇政府治理基层社会的难度。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特大城市近郊难治理“三大不对等”为症结所在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5-11 08:06:00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在上海市调研采访发现,这类“剧情”在基层执法中并不鲜见。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向郊区寻求空间,大量人口涌入与公共服务紧缺、执法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基层执法易成为各种矛盾的爆发点和“出气层”。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