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小学新校未建旧校未拆 称拆不起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5-04-24 09:37:00

桐梓坡小学拆迁引发的种种问题,暂时告一段落,搬迁并入滨江小学或许已成定局。这是潇湘晨报连续第四次关注城市进化过程中消失的学校,除了河西的桐梓坡小学,其实在河东,更加核心的城区,类似的情况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中山路、黄兴路、湘江大道、五一大道合围的范围内,因征地,西长街小学2009年12月并入吉祥巷小学,当时规划重建西长街小学。有一种说法是,重建西长街小学,拆除吉祥巷小学。5年时间过去,吉祥巷小学今不如昔,学校老师们盼望的新西长街小学仍然遥遥无期;人大代表以此为例呼吁老城区学校不能随便撤并,要先建后拆;长沙市教育局明确表态,新西长街小学要尽快建,吉祥巷小学也不能迁走。

小学校长兼职体育老师

在车水马龙的中山亭,正对着乐和城,有一条一车宽的巷子,名字很好听——吉祥巷。从东口进巷子十几米,右手边众多门面中,凹进去一块,暗暗旧旧的大门上挂着两个泛白的红灯笼,灯笼后面是几个红字“吉祥巷小学”。

不走进这个灰色铁门,你一定不会相信在长沙市城区里会有一所这么简陋、破旧的小学。

4月21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开福区吉祥巷小学的铁门,上课铃铛铛铛响起,小小的篮球场上来了一群二年级的同学,他们对着旁边一栋二层楼的房间喊:“张校长,上体育课啦!”一名中年男子挂着口哨急忙下楼:“同学们,这节课上仰卧起坐,一组做动作,一组计数。”

这位体育老师叫张肇奇,是吉祥巷小学的校长。因为学校没有体育老师,他只好兼学校部分年级的体育课。除开没有体育老师,更让他发愁的还是学校场地太小,只有一个小小的水泥篮球场,课间操都没法做。所有的体育课项目也只能在这里完成,看着孩子们在水泥地上做着仰卧起坐,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别的学校早就是塑胶跑道了,我们学校太小,连50米的跑道都不可能实现。”

六(二)班的谭博文一边打乒乓球一边说:“学校太小了,篮球不好打,更没法踢足球。”旁边的同班同学刘正阳说:“最讨厌的是垃圾车没地方放,要挨着乒乓球球台放。”

当年13个班,现在7个班

现在学校里只有三栋小楼,一栋四层楼的是教学楼,每层只有2间教室,一栋二层楼的是教师办公楼,还有一栋挨着校门的四层楼作为功能楼配备了科技活动室、图书室等。张肇奇说这栋功能楼是危房,2009年西长街小学学生并入吉祥巷小学时,区里给过一笔钱改造这栋危房,可当时也只是进行了外立面的美化。

就在记者走访的当天,由于前几天下了雨,功能室这栋楼里的图书室漏水,副校长李迪平带着几名学生去打扫,天花板的白皮哗哗掉下来好几大块,吓得她带着学生们赶紧离开。

张肇奇说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尽量不组织学生去功能楼学习。

因为建万达广场,西长街小学在2009年12月拆除,原来的教师分流到周边学校,学生则都迁至吉祥巷小学。当时吉祥巷小学一度达到13个班。目前,吉祥巷小学只有7个班。张肇奇解释生源萎缩的原因,一方面学校环境差,家庭条件好的不愿意把孩子送来,另一方面学校校舍状况不佳,学校不敢多收学生,目前除开六年级有两个班,其余年级都只有一个班。

桐梓坡小学突然搬迁让学生家长们措手不及,面对家长的种种问题,记者暂时没有得到最后的回应,也不知道政府将如何处置。

放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像桐梓坡小学这样的案例并不匮乏。长沙市人大代表周满意的一份建议提到了很多在征地过程中遭遇各种拆、建问题的学校。也有和坡子街小学遭遇相似的,比如记者4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走访的吉祥巷小学,追忆的西长街小学……

长沙一小学新校未建旧校未拆 回应:选了地拆不起

4月21日,吉祥巷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仰卧起坐只能在水泥地上完成。没有体育老师,校长张肇奇只好兼职。图/潇湘晨报记者沈灏

吉祥巷小学校长张肇奇:

每天都担心学生的安全

张肇奇在2009年12月之前都是开福区西长街小学的校长。自从西长街小学被拆除,学生并入吉祥巷小学之后,张肇奇被任命为吉祥巷小学校长。

当时学校有13个班,570名学生。张肇奇当时每天都在担心学生的安全,教学楼只有一条楼梯,一想到“踩踏”二字就提心吊胆。他要求老师们隔三岔五给学生上安全教育课。

吉祥巷小学副校长李迪平:

学校的师资都会成问题

李迪平说,自己的同学在下面市州当小学老师,来长沙玩的时候总说想到她工作的地方看看。李迪平每次都找理由拒绝了:“我看过她们县城里的学校,比我的学校好太多了,不带她们看我的学校我不是怕丢自己的脸,而是不想让她们知道省城的学校是这个样子。”

从5年前西长街小学拆掉那天起,吉祥巷小学的老师们就期待着西长街小学重建,因为在中山路以南、黄兴路以西、五一大道以北、湘江大道以东的片区里目前只有吉祥巷小学一所小学。只有西长街小学重建了,吉祥巷小学才有可能搬迁或者重建。

等了五年,西长街小学重建还是遥遥无期,李迪平说,吉祥巷小学老师平均年龄46岁多,这样的环境没有年轻老师愿意来,一旦老教师逐个退休,学校的师资都会成问题。

[代表建议]

老城区的学校应该“先建后并”

长沙市人大代表周满意在今年长沙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提交一份提案,希望长沙市的“老城区”不要随便撤并小学,而应该先建后并。

在他看来,新城区扩展的同时,在学校规划方面相对比较有前瞻性,没有太多的突出的就学矛盾。老城区在城市发展中,学校的“拆除”与“新建”的矛盾日益尖锐。因为“拆除”使得老城区的教育资源紧缺;因为人员密集,拆迁难度大,“新建”又无法落地实现。

如西长街小学,该校创建于1926年,近百年历史,因为万达广场,调整至黄兴北路西侧,后因拆迁资金量过大等因素无法启动建设,使得这一片区域仅有吉祥巷小学,而如今吉祥巷小学又将规划为商务用地,那么这一片区小学阶段学位也会明显不足。《国务院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

再如老城区中北至湘雅路,南至营盘路,西至黄兴北路,东至蔡锷路的这一片区中只有西南角民主西街小学一所,该片区内原长师附小小学部已经停办,改成了幼儿园,因长师附小是省直管学校,想恢复办小学几乎不太可能,如果现阶段拆除民主西街小学,那么该片区的适龄儿童必须横穿马路去距离较远的其他小学就读,安全也成问题。

鉴于以上背景,周满意提出如下建议:

1.在建成西长街小学(投入使用)之后再规划吉祥巷小学是否撤除。

2.保留民主西街小学,并按照人口规划规模扩大民主西街小学的办学规模,以满足该片区义务教育的需求。

[延伸阅读]

那些消失的学校

一位在开福区工作了20多年的小学教师告诉记者,长沙近些年发展得非常快,老城区高楼林立,与此同时,一些原本在主城区的小学逐渐没有了踪影。她扳着指头向潇湘晨报记者数出在这十几年里开福区消失的校名:

松桂园小学、北正街小学、铁佛东街小学、北桥小学、新河小学、新风小学、红墙巷小学、湘春路小学……

[部门回应]

区教育局:拆校前必须建新校

“拆学校很难,重建学校更难。”开福区教育局规划建设科科长唐毅说起这一切也很无奈。

唐毅介绍西长街小学确实是建万达广场时拆的。现在希望重建西长街小学,选址在老燎原电影院那一块,由于所处黄金码头,拆迁费用过亿元。这笔钱政府很难一下子拿出来。

在拆除西长街小学之前,中山路以南、黄兴路以西、五一大道以北、湘江大道以东片区里有两所小学:吉祥巷小学和西长街小学。当时开福区政府经过调查论证认为这个片区生源并不多,同时保留两所小学不合适。规划是建新西长街小学。但是要拆吉祥巷小学,必须等新西长街小学建好。

对于周满意在建议中提到的民主西街小学,唐毅说很多人认为民主西街小学撤了,其实不是的。现在停办是因为周边在拆迁,环境很差,不适合学生学习和活动。民主西街小学重建已经有了具体方案。

现在,开福区要求拆一所学校之前必须先建好新学校。

市教育局:吉祥巷小学不能迁

长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了解了吉祥巷小学的情况之后,否定了“建好新西长街小学再拆吉祥巷小学”的做法,要求尽快重建新西长街小学,吉祥巷小学也不得迁走,待适合的时候进行原址重建。

长沙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周振飞表示长沙现在确保教育用地是毫无疑问的,不仅教育用地不会改变用途,还会趁着棚改的机会将以前没有落实的教育用地落实。

周振飞举了一个例子,开福区炮后街棚改项目启动,清水塘小学周边没有落实的教育用地得到了落实,原本清水塘小学只有18个班班额,现在可以建到30个班的规模。

(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长沙一小学新校未建旧校未拆 称拆不起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5-04-24 09:37:00
桐梓坡小学拆迁引发的种种问题,暂时告一段落,搬迁并入滨江小学或许已成定局。这是潇湘晨报连续第四次关注城市进化过程中消失的学校,除了河西的桐梓坡小学,其实在河东,更加核心的城区,类似的情况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