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四川蓝光上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4-21 16:24:00

2008年起,开始寻求上市,2013年启动迪康药业重组预案,今年3月30日完成重组,近日迪康药业宣布更名,至此,蓝光发展长达7年上市之路划上句号,而这也意味着“地产开闸第一股”正式出炉。

蓝光发展作为四川一哥,不是央企国企,且在楼市“新常态”下,其在百强房企的座次飙升。在行业低谷,踏入资本市场,又面临着哪些考验?

考验一:如何支撑业绩

梳理蓝光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两条明显的主线:扩张和精细化。扩张空间,来源于布局中尚未饱和的市场;而精细化,则适应了市场转型的需要。

蓝光发展起家于社区商业,发家于旧改。多年前,抓住旧改契机,大量拿地,迅速开发,快速销售,回笼资金,然后再拿地,再开发。这就是蓝光发展后来奉行的“3461模式”,即:拿地后3个月开工,4个月开盘,当月60%去化率,一年内实现项目正现金流。

这样的速度,使蓝光发展紧抓黄金时代最后的机遇,走出四川,布局全国,褪去区域开发商标签。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早在几年前,蓝光发展就萌生了全国化的野心,但发展一度不顺利。近两年来,蓝光发展才异军突起。

时隔七年后,篮光发展终于插上翅膀,如愿在A股上市。就此,蓝光发展相关负责人称,收购万迪康药业后,地产加医药两大板块共同发展,与以前单独做地产,有很多变化,目前有些问题还没法回答。资产方面,也正在重新梳理,一些数据还没统计出来,目前还不太适合对外公布。等5月份左右年报披露时,都可以对外公布。

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兼秘书长谢逸枫说,上市之路之所以走了七年,是因为蓝光发展仅仅依靠地产板块达不到A股上市的条件。有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土地储备、现金流、地产报表的要求、后续资产的评估等,所以蓝光发展才需通过取得已上市的迪康药业的控股权,由迪康药业增发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

“上市后,蓝光发展的主要业务,还需要以地产加药业的模式推进,仅依靠地产板块,没办法支持它在A股很好的业绩发展。此外,蓝光发展下一步可能会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规模拿地扩张,否则,股市资本的影响力和业绩生长空间非常小,目前药业股值本身就不高。” 谢逸枫说。

考验二:如何摆脱高负债

打通资本市场的通道,蓝光发展已经尝到了甜头。通过吸纳蓝光地产67亿元的整体优质资产及定增募资22.3亿元配套资金,其注册资本金已由4.39亿元一举扩充到21.17亿元,资本实力大增。

不过,上市融资这一助力之举,对蓝光发展而言,却有了更多的内涵与意义,这跟蓝光发展的负债率有关。

前几年,蓝光发展高溢价的频频拿地,导致资产负债率随之飙升。2011年这一数据为80.13%,而2013年底,增加至89.53%。这一水平,已明显高于主流房地产上市公司70%左右。

蓝光发展地产与中铁信托成立的20亿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例,其年化收益为10%~12%。也就是说,蓝光发展地产若无法维持较高的周转率,其已高达90%并不断攀升的负债率,很容易因高昂的财务成本(负债利息)而导致资金断链。

借壳成功前,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断提高开发速度,提高周转率,放大金融杠杆,借新钱还旧钱。

去年蓝光发展在苏州的三个地块开发过程,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做到高速发展提高周转。这一度让外界担忧,没了快开发、高周转的红利,过高的负债,会让蓝光发展负担过重。因此,获得资本市场的输血,对蓝光发展意义重大。

不过,谢逸枫认为,蓝光发展整个上市过程,有冒险赌博的性质。第一,赌今年整体的房地产市场会完全复苏上升。第二,赌药业的改革,药价进行市场化竞争,政府会少干预药业的定价。“如果今年楼市没有完全复苏,药业的价格没有放开,资产负债率没法控制在79%-75%之间,则有可能存在风险。不过,目前来看,蓝光发展整体还比较稳定。”谢逸枫说。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解密四川蓝光上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4-21 16:24:00
2008起,开始寻求上市,2013年启动迪康药业重组预案,今年3月30日完成重组,近日迪康药业宣布更名,至此,蓝光发展长达7年上市之路划上句号,而这也意味着“地产开闸第一股”正式出炉。蓝光发展作为四川一哥,不是央企国企,且在楼市“新常态”下,其在百强房企的座次飙升。在行业低谷,踏入资本市场,又面临着哪些考验?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