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为何应者寥寥?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4-16 15:31:00

据报道,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启动10个月后,终于落地生根。近日,北京、上海、武汉三地4户家庭5位老人正式签订“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投保单。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争议不断,目前市民对此认同度也还不高,在保险专家看来,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居民养老方式的补充,更适合小众群体。(4月15日《京华时报》)

试点10 个多月,到如今在3个大型城市中,却只有4户家庭5位老人正式出手,这看似已经实现了“零的突破”,但相较三地众多需要养老的群体而言,这实在少得可怜,与当初的预期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样问题就来了,以房养老为何应者寥寥?

对此,不少人认为这主要是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市民认同度不高。不过在我来看,这只是一个表象,虽有道理,不是真理。

一方面,尽管对于公众最为关注的房价变动和房屋收益问题,“房来宝”产品条款明确指出,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产增值收益,但承担房屋价格下跌风险和长寿给付风险。也就是说,投保后,老年人即可终身领取固定的养老金,不受房价下跌的影响。但房价的波动仍然被认为是以房养老方式的最大风险。保险公司的一纸承诺并不能消弭公众尤其是老人的担忧。相应的,只有当我们房地产的价格能够真实反映房地产的价值,它才能成为我们未来的养老的一个选择。这有赖于房地产调控走向新常态,房价回归理性而不是老让人捉摸不定。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与房地产相关的养老模式,其本身还面临适用范围、可能预期发生的房屋继承、买卖、增值收益分配等基础性问题需要解决。从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内只有中国保监会批复的幸福人寿《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 款)》一家,而且相关细则也不太明确。这不仅令人难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也不无垄断经营之嫌疑。尽管这被认为是由于我国房地产未来趋势还不太确定,对保险公司来说有一定经营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在以房养老方面的经验比较有限,目前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保险公司都在积极推进中,但在目前这等“单打一”的现实语境下,显然应者不会太多。

应当承认,作为对我国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以房养老既有现阶段国情的因素,也有市场自身的需求,虽然在国际上运用比较成熟,但在中国起步较晚,真正实施起来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国家政策上大力提倡,可实际上具体操作起来还比较困难。这方面,除了受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其实还存在许多缺陷需要对症下药:

一是金融创新要积极跟进,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根据老年人群的不同特点,提供更丰富的更多层次的对应产品,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二是对保险企业和投保人双方风险控制要有完整的制度保障,比如在抵押物的处置权方面,要与现行法律法规兼容;三是要充分走市场化道路,应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投身其中,避免一家或几家独大的市场垄断局面。总之,只有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在让公众看到能够得到保障的切身利益下,才能保证产品的适老化和提高服务水平,也才能让以房养老渐入佳境,形成规模效应。而不是目前这样的应者寥寥。

(来源:中山日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以房养老为何应者寥寥?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4-16 15:31:00
据报道,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启动10个月后,终于落地生根。近日,北京、上海、武汉三地4户家庭5位老人正式签订“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投保单。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争议不断,目前市民对此认同度也还不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