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开年经理人信心回落 去库存仍是主要工作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5-01-12 09:05:00

1月份是新年和农历步入传统春节的过渡时段,多位职业经理人在2014年12月的基础上,调低了信心指数。中国房地产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信心指数(China Real-Estate Manag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中房MCI指数)在2014年12月上涨之后,新年首月环比跌落两个百分点至81.17。

房企在经过2014年第四季度限购松绑、降息等多种政策利好消息中完成年底冲刺,加速去化。开年的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也让中粮地产、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中房地产等部分房企出现涨停。许多大型房企并未放松警惕,元旦不休,早早谋划如何换花样卖房,“抢收1月”。

在市场高压之下,房企的这些举动并不让人意外。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告别过去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代”,多位职业经理人认为房地产在2015年将迎来“稳定发展”新常态,“去库存”仍然是2015年最主要的工作。市场的两极分化在进一步加剧,楼市洗牌模式已开启,新常态下转型需谨慎。

一月趋稳

“去化”仍是主流

“平稳”成为职业经理人对2015年大势的判断。

“宏观经济和政策都会趋于稳定平衡,我国经济仍将在改革中平稳前行,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将更加均衡,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逐渐退出,调节回归市场化,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随着2014年末央行降息政策的推动,房企境内融资有望进一步放松。”中房集团董事长沈东进说。

从中国房地产报调查结果来看,89%的经理人在2013年12月的基础上保持不变或是下调了信心指数。仅有10%左右的经理人小幅上调信心指数。

五矿建设董事总经理何剑波回调了信心指数,他认为“现在大家都不是太乐观,12月份整体销售情况并不是那么理想。”在他看来,由于需求不是很旺盛,加之竞争激烈,2015年楼市不会很宽松,“去库存”仍将是一个重点。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毛大庆亦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政策上没有明显利好,去库存仍是2015年主要的事情”。

2014年上半年整体楼市下行也对大部分开发商的业绩完成带来影响。1月6日五矿建设公告2014年累计签约销售之额约75.1亿元,按年增长25%。按预计80亿元目标来看,完成93.8%。

据此前接受调查的职业经理人预测,“2014年将有超过七成房企难完成全年任务。”

河南星联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分析,经历了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与房地产的深度调整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限购解除,限贷放松,利率下调,利好政策频出,从政策的持续效力可以预见,楼市未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整体会稳中略涨。放眼全国来看,楼市行情不稳,多个城市需要消化大量库存,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供应量过大,竞争日趋白热化。对刚需型购房者来说,经过政策的几番洗礼,房价泡沫被挤出,房价能得到实惠,是出手的良机。相比有一定风险性的投资理财产品来说,置业作为长期保值增值的产品还是可取的。

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也调低了开年信心指数,他判断,新的一年关键在于银行以及资本市场对于房地产的态度,从目前情况来看,维持现状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1月份会比较平稳。开发商也不大可能在1月份进行大范围的价格调整。

“2015年上半年市场会相对冷清,旭辉集团会加大去化速度,保证现金流的稳定,同时会不断关注土地市场的变化。”林中说。

“对2015年不乐观,但刚需盘还是没问题。”建业集团副总裁胡冰同样下调了信心指数。

中建总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判断2015年整体楼市不会有太大的起伏,真正有好转可能要等到全国两会前后。

河南星联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的信心指数与上个月持平,他认为经历了2014年宏观经济下行与房地产的深度调整之后,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限购解除,限贷放松,利率下调,利好政策频出,从政策的持续效力可以预见,楼市未来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整体会稳中略涨。

内蒙古的部分开发商表现并不乐观,综合财务、资金流情况分析行业情况不是特别理想,整体上也没有完成原计划的想法和销售量。

“1月是临进年关,销售量肯定是上不来,今年政策层面可能会有一个好的导向。”一位呼和浩特的开发商说。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常生认为,1月份是新年和农历年的交接时段,受天气严寒和节日氛围等因素影响,往年来看,这个月份并不是楼市购买市场的旺季。长期来看,看好房地产业市场,2015年不会出现太多波动,区域房地产和项目可有缓涨,房地产业稳步发展。

分化加剧

开启洗牌模式

职业经理人形成的共识是:在不断的楼市调整中,房价告别野蛮生长态势,整个房地产市场在朝趋于理性的方向发展,而2015年整个市场形势对于开发商的考验在进一步加大。

“大趋势上,我认为这轮调整从2014年开始,需要三年左右时间。”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说,现在的问题是供大于求,供给能力太强,而需求已经透支掉,投机性的全出去了,投资性的还有一部分但是很少。如果调整的程度很激烈,需要的时间就短。如果调整过程中,中央政府宽松货币政策,地方政府托市,银行信贷再积极一点,就有可能让这个调整的周期变长。

“不少开发商信心受挫,资金链和土地储备非常紧张,资金回笼压力和库存消化压力较大,拿地难度加剧,市场洗牌已经开始,2015年开发商都颇为彷徨。”李涛坦承。

沈东进分析,由于库存的压力,2015年市场仍将是以去库存为主。这也会导致市场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强者恒强在2014年已经很明显。

“在市场下行形势严重的情况下,万科绿地等企业的销售额确创下新高,而大部分中小房企的销售形势异常严峻。”沈东进认为,在此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中小房企,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资源积累状况积极进行变革调整,围绕住房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通过技术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并铸就核心竞争力。“2015年中小型房企的并购整合或将步入实质性阶段。”

上海新城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在全国各地多城市进行了调研,其发现,城镇化的速度在减缓,一线城市常住人口净增长已经在下降。“有的城市的人口净增长已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没有多少外人进入。”

欧阳捷分析,增量人口购房增长大幅减少,存量人口购房成为主要状态。

值得各家房企警惕的是,在2015年开始,深圳龙头房企佳兆业集团发布公告称没有能够偿还4亿港元汇丰提供的融资贷款。这是2015年中国出现的首例违约,这次违约可能导致有关贷款融资、债券、股本证券的交叉违约。

随后的破产重组传闻被佳兆业否认。但公司面临的危机仍在进一步发酵。

欧阳捷认为,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整体市场平稳,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潮还没有明显的出现,虽然有一些企业卖不动、卖不好,但通过兼并重组减少了一些波动。

新常态下谨慎转型

事实上,在2014年,各家房地产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危机,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出路,谋求转型。

“当前楼市的一个态势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的趋势进一步明显,企业不仅仅具有项目和房源,市场消费方面更注重产品品质、物业服务、小区配套等资源。”河南和谐置业有限公司总裁吴肄群说,当前楼市竞争相比前些年有所变化,之前可以说更多的是简单产品型楼市竞争,当前则是综合实力和资源的竞争,过去产品项目型中小开发企业收到市场竞争的冲击力加大,资源型房企将得到进一步的上升和整合发展空间。在城镇化率不高和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向好,楼市竞争也由产品基础竞争向品质资源竞争的态势更加明显,在房产产品基础上,房企产开发企业也将更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资源价值的发掘。

林中透露,旭辉集团的做法是保有充足的现金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经济走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布局。“第一是顺势而为、灵活应变;第二是多卖楼、少买地、不当‘地王’、现金为王;第三是精准运营、精准投资。在一个分化的市场里,对企业投资的精准性要求非常高,所以今年我们特别注重市场的变化,注重对客户需求的把握。”

宝龙集团总裁许华芳认为,如今商业地产的竞争不再仅停留于资金竞争,更是在服务理念、运营水平和专业人才上的竞争,能够商业整合资源,让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才是最正确的事。

在许华芳看来,不同城市的商业地产发展进入不同阶段,一二线城市发展更加精细化和特色化,比如由于城市发展不断外延,区域中心的不断出现,社区商业更受青睐,由于综合体激烈的竞争,具有鲜明特色购物中心更受市场欢迎,而三四线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原动力在于商业的升级,处于改变原有比较落后的商业发展状态。

“现在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作为房企来说防范风险尤其要避免高负债,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更多地借用金融工具,包括基金、个人投资、跟国际投资者建立一些新的投资结构等等,从多方面来减轻开发商的负担,实现轻资产。”何剑波提醒同行。

海亮地产总裁周迪永则认为:“只要策略得当,操作能力强,现在200亿元规模的公司都还有机会,关键是怎么做。但是反过头来,如果公司策略不得当也很容易被挤出这个市场。接下来将进入真正的市场经济。”

(来源:中国房地产吧)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2015开年经理人信心回落 去库存仍是主要工作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5-01-12 09:05:00
1月份是新年和农历步入传统春节的过渡时段,多位职业经理人在2014年12月的基础上,调低了信心指数。中国房地产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房地产经理人信心指数(China Real-Estate Manager Confidence Index,简称中房MCI指数)在2014年12月上涨之后,新年首月环比跌落两个百分点至81.17。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