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圈将建7卫星城 或可跨县异地建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8-06 08:09:00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评审会近日在合肥举行,全国范围内多位知名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合肥经济圈内,将打造中部航空运输枢纽,尽快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建设4个通用机场,新增7条国道,12条城际快速路,建设7个卫星城市,打造一个旅游文化圈,并重点探索允许农户市内异地建房。

1个结构

一核、四心、六带、多级

规划显示,合肥经济圈将打造“一核、四心、六带、多级”的产业空间结构,一核,是指产业发展先导核的“合肥核”,四个综合产业发展中心是指淮南、六安、滁州、桐城;而六条产业发展轴带则包括淮、合芜、合宁、合六、沿淮、合安六大产业发展轴带;多个产业发展增长极则是指重要产业基地、产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


3大圈子

【交通圈】

新增4个机场:在合肥经济圈内,将适时启动合肥支线机场规划研究,建设六安独山、巢湖滨湖 区建设以旅游和救援救灾为主的通用机场;淮南滨瓦埠湖新组团、滁州建设以公务机和警用为主的通用机场。尽快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建设。

新增4条高速:分别为沪陕二通道、六铜高速、沿淮高速、巢马高速。同时还扩容2条,高速网密度达520KM/万KM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新增7条国道:经济圈内还将构建城际快速通道,提升3条国道现状,新增7条国道,规划12条城际快速路。

【城市圈】

7个卫星城:在中小城市城镇化路径中,将设7个卫星城市,肥西(上派镇)作为合肥都市区南部副中心;肥东(店埠镇)作为合肥都市区东部副中心;长丰县 (论坛)(水湖镇)作为淮南卫星城,合淮一体化的桥头堡;全椒县(襄河镇)作为滁州卫星城市,新滁城南部副中心;来安县(新安镇)作为新滁城北部副中心;凤台县(城关镇)作为淮南卫星城,经济圈沿淮副中心;而凤阳县(府城镇)则作为蚌埠卫星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圈沿淮副中心。

9个中等城市:寿县、霍邱等9个城市作为中等城市发展。

2个旅游城市:霍山县、金寨县,则作为特色生态宜居、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发展。


【旅游圈】

据了解,经济圈内将跨界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构建一个旅游文化圈,构建“434”旅游空间体系:4个旅游中心城市、3个历史文化名城、4大旅游板块。

4个中心城市:合肥、淮南、六安、滁州。

3个历史名城:寿县、桐城、凤阳。

4大旅游板块:环巢湖旅游板块、大别山旅游板块、八公山与淮河风情旅游板块、琅琊山与大明文化旅游板块。

合肥或试点宅基地换城镇住宅

在规划中,还提到了乡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试点,并将重点探索异地安置、双置换共4个方面。规划提出,重点支持人口向大城市、特大城市周边聚集。构建新型圈内统一户籍制度,有效引导圈内农户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城镇住宅,承包地置换社保,实现集体土地帮助农村进城,有序引导圈内异地城镇化,近期可以在合肥市试点,远期圈内全面开展。


为支持中小城市、重点镇的发展,或将试点异地安置,允许农户跨乡镇直至跨县,以市为单位实现市内异地建房,鼓励农户围绕中心村、乡集中建设。经济圈内或还将探索城乡土地统筹集约利用创新区,建立乡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目标工业园区;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普查评价,确保各类乡村集体建设用地界限清楚,权属清晰,同时成立土地储备银行,资本化运作,农民可直接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

圈内或共享公共服务优质资源

在此次规划中,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均等城乡一体的服务设施,建设以合肥为核心,以淮南、六安、滁州为中心,以巢湖、桐城为副中心,以县城为节点,以重点镇为补充,相对集聚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促进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圈内共享。并统筹大气治理以及化工园区、区域供水管廊、污水处理厂布局;预留与管控各市邻接区域与非建设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推进六安大别山饮水工程和淮南电力直购工程。

来源:安徽商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合肥经济圈将建7卫星城 或可跨县异地建房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8-06 08:09:00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评审会昨在合肥举行,全国范围内多位知名专家对规划进行评审。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合肥经济圈内,将打造中部航空运输枢纽,尽快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建设,建设4个通用机场,新增7条国道,12条城际快速路,建设7个卫星城市,打造一个旅游文化圈,并重点探索允许农户市内异地建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