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的模式真正让百姓接受 尚需时日

来源:河南日报 2014-07-16 10:09:00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以房养老也许不是首选。52岁的李女士在省直一家二级机构工作,她按时缴纳社保,退休后预计每月将领到2000多元的退休金。李女士坦言自己的现状不需要她抵押房子获取养老金。

也有一些市民对此养老模式“点赞”认同。网友凯拉认为现在中小城市里,很多人都有二三套房,老人的房子用来给自己养老很合适。还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和先生去世后,房子留给坚持独身的儿子,晚年儿子只能选择以房养老。

相较之下,大多数人对“以房养老”反应并不热烈,持怀疑、观望态度较多。而在新浪调查中,一项关于以房养老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3%的被调查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择“以房养老”,接近60%的人不同意父母“以房养老”。

百姓顾虑:怕人没了房子也没了

与保险公司以往推出的其他新险种不同,“以房养老”引起了人们更多的顾虑和质疑。

张淑真来自漯河市,目前在郑州尚无住房。她算了一笔账:目前楼市促销力度很大,买一套小户型的新房,首付只需5万元左右,余款银行按揭。等自己将来不再工作后,她可以将此房出租,按现在的租房价格来算,每月租金预计在2000元月左右。“以后租房的价格肯定只涨不落。”她说,再加上自己参加了城市居民医疗保险,也买了相关的商业养老保险,这样算下来,以后的养老金来源还比较稳定。

“靠房子租金生活,就是以后人没了,我的孩子还能落套房子。要是抵押给保险公司,那人没了房子也没了。”张淑真说。

跟张淑真想法类似的市民不在少数。中国人喜欢说文解字,“家”的意思是什么?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这便是家。有了房屋,便有了家。而这个房屋,有着传递亲情的意义。“如果我把房子抵押出去,子女们会没想法?我也觉得心不安。”一位老者笑着说。

除了无法逾越的传统观念,人们对以房养老还有实际操作过程的疑虑。一位受访者表示如果买了以房养老的保险后,第二年即发生意外去世,“这个账怎么算?”

关键是,房子如何估值才能让个人和保险公司皆能接受?假若一套50平方米、房龄40年的住房参保,估值30万元左右,每个月能返还个人多少养老金?老人将房子抵押之后,何处安身?返还的养老金能否供老人入住养老院或者租住其他房屋?

于是有业内人士建议,居住在城市,独居老人或者无子女老人比较适合以房养老。

但这类人群同样有顾虑。83岁的王先生是省审计厅的离休干部,老伴在3年前去世,儿女都在国外定居,王先生现居17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于王先生来说,他的情况十分符合以房养老的政策要求。然而,他却有自己的考虑。首先,自己每月的养老金足够个人生活开销。其次,他最担心的是如果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觉得自己亏损较大。“再说自己年事已高,还能领取几年养老金呢?”

保险公司:期待尽早出细则

“新政策刚出台,群众对以房养老有误解或者担心很正常。”7月12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河南省分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有些人的担心其实是因目前详细规则尚未出台而致。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从保监会出台的《意见》来看,以房养老试点产品有两类,一是参与性产品。是指保险公司可参与分享房屋增值收益,通过定期评估,对投保人所抵押房屋价值增长部分,依照合同约定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共同分享;二是非参与型产品,指保险公司不参与分享房屋增值收益,抵押房屋价值增长全部归属于投保人。

“如果客户在投保期间病故,按照第一类产品规定,抵押房屋以及增值部分归保险公司所有;按照第二类产品来执行的话,余下的抵押房屋价值归客户的继承者所有。”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以房养老的模式真正让百姓接受 尚需时日
来源:河南日报2014-07-16 10:09:00
7月1日起,“以房养老”保险开始在京沪穗汉四地试行●记者发现,“以房养老”百姓疑虑较多,保险公司亦有棘手之处●相较国外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国内做法有待发展和完善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