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口北到天津南:“新汉正街”模式北伐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7-08 12:45:00

在中国北方,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产业转移、市场先行的政策导向正在发酵,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化改革的必然。同时也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北京批发市场功能疏解和功能转移成为第一轮关注点。
6月28日,包括北京动物园、大红门、百荣世贸城等批发市场的3000名商户,正式签约入驻天津卓尔电商城。天津在争夺北京外迁批发市场资源中,正抢先河北发力。这也意味着,实质性抢夺北京外迁批发商户的“战斗”已高调打响。
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长期失语的天津,此番上演的这场逆袭战,也让隐秘在天津西青区承接北京外迁批发市场行动背后的资本大鳄—卓尔控股正式浮出水面。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曾说过,未来10年,卓尔控股将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交易平台提供商和服务商。
6年前的武汉,被誉为“天下第一街”的汉正街,开始整体外迁至汉口北。这个拥有长达500年历史的老批发市场,正全面外迁至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成为国内专业市场外迁的一个典型样本,其发展路径也被外界誉为“新汉正街模式”。
如今,“新汉正街模式”的操盘者卓尔控股一步跨越黄河,北上天津卫,主刀卓尔电商城,承接京津外迁的老批发市场。但这一模式在首都经济圈会否“南橘北枳”呢?
汉口北样本
城市中心传统小商品市场无序发展助长大城市病,密集的人流和物流的问题,给城市交通、治安、消防等带来了潜在隐患。老旧批发市场整体搬迁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大型城市共同面临的课题。
“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在这条狭长的街道上,顾客川流不息,洽谈生意十分活跃。”这是80年代,《人民日报》对武汉市汉正街的描述。当时的汉正街,是以个体商贩为主的小商品市场,销售对象以农村个体商贩为主,经营上实行批量销售、批零结合。
市场上聚集了沪、苏、浙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企业生产者,个体商贩200多户以及大量的武汉周围农村消费者,经营110多个品类,是“一条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的小商品流通渠道”。
21世纪初,未搬迁至汉口北的汉正街,在两平方公里范围内,曾聚集了1.9万户商家和10万名市场从业人员,以及22个客货运输站,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
但从马路摊聚集自发形成的汉正街,在整体功能配置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交通、消防设施等布置合理性欠缺,加之大量人流和物流集聚,给城市带了很大压力。2005年、2009年、2010年汉正街先后三次发生火灾,2011年初的火灾,更是导致14人丧生。
这种情况下,武汉黄陂区政府规划,在汉口以北的黄陂区南部经济带建设国家级现代化专业市场集群。随着规模增大、建设速度加快,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从最开始的区级项目,慢慢成为省市重点工程,最终得到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的支持。
由卓尔发展集团打造的汉正街承接地—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自2008年3月全部动工,已陆续建成近400万平方米的鞋业皮具城、品牌服装城等近20个大市场。其中,包括义乌饰品、海宁皮革、桐乡毛衫等中国知名原产地市场。
目前,汉口北总计约有2万名商户开门营业,其中来自汉正街外迁转移的商户约有1.6万户。汉口北已成为湖北及中西部消费品市场最具辐射力的新兴消费品交易平台,带动和影响约10万人就业,2013年市场交易总额达320亿元。
由于市场群的兴起,汉口北周边的楼盘越建越多,旧貌换新颜后,吸引不少市民到此居住、投资。由于汉口北的带动,黄陂区楼盘量价齐升。其中,汉口北大道沿线遍布在售楼盘,最受来自汉正街经营户和中心城区中等收入人群的欢迎。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龙永图在参观汉口北小商品城(5.05,-0.04-0.79%)和卓尔第一企业社区之后评价,汉口北大型商品交易平台呈现出一种有产业、有财气、有人气的健康城镇化模式,“卓尔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这种创新和尝试值得赞赏。”
天津南试水
由于长期沿袭“生产+生活+仓储+物流”的低端经营模式,老汉正街的弊端曾频遭诟病。而今,北京和天津的批发市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作为承接北京批发市场转移的候选地之一,天津似乎在重复着另一个“汉正街搬迁”故事。
与汉口北一脉相承的天津卓尔电商城,距离北京约140公里,是汉口北搬迁距离的14倍。这里正在开启一场更高规格的批发市场搬迁—同样拥有数百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式体量,同样配备千亩仓储中心和超大规模物流中心,还有相同的规划方式和业态布局。
项目建设之初,天津西青区将目标瞄向市内大胡同、瑞景、永濠、洋货市场等老市场的整合升级。但随着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以及“京津双城”战略的提升,卓尔开始将承接目标从天津本地的大胡同商圈等延展到了首都地区。承接地卓尔电商城重新定位为承接京津中心城区“动批”、大红门等老市场外迁的大型商贸物流中心。
汉口北项目的参与人、天津卓尔电商城招商总经理曹天斌说,北京批发市场对国内商贸业走势有很大影响力。对北京批发市场的承接,将影响整个商贸行业格局。在他看来,京津冀一体化对企业、对天津市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放过的大机遇。
6月18日,天津西青区政府高调宣布支持卓尔电商城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并推出税收、工商、子女入学、社保医保、商户落户、专项资金扶持等多项优惠政策,为天津与河北白沟、永清争夺北京外迁服装批发市场的拉锯战,加了一把火。
近年来,西青区主攻建设旅游商贸服务区,电子商务和大数据也是其未来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卓尔电商城将建设中国首家O2O大型商贸物流中心,与西青区产业结合的非常紧密。而在武汉,“网上汉口北”同样在成为“永不落幕的汉交会”。
曹天斌介绍,基于汉口北项目的建设,他们曾经调研过全国大大小小数万家批发市场,发现其中80%经营状况并不好,“我们认为根源在于用房地产思维做批发市场,只关心卖不卖得好,抱着一卖了事的态度。”
他对《投资时报》记者说,汉口北换了一种方式,首先做市场,并且开发、建设、招商、运营全程参与。这种做法保持与商户利益一致,这是汉口北成功的地方,也将继续在天津延续。而在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卓尔的角色也在不断调整。
事实上,卓尔控股早在汉口北新城崛起中,就扮演了“城市运营商”的角色,在城市新区创造了一种以商贸平台为主导的产城融合模式。汉口北的运作,不仅是一个项目,而是向城市新区域构建层面迈进,引领并创立了一座商贸新城。
标准化复制
聚合效应Polymerizationef-fect,这个物理概念常常被借用到经济学上,讲的是企业成为品牌后,将得到资本、人才甚至政策的倾斜。同时,企业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后续企业的关系,聚合社会资源,产生“1+1>2”的规模效益。
不论南方的汉口北,还是北方的天津南,都采用了巨无霸式体量以达到这种聚合效应。天津卓尔电商城总占地面积约2000亩,总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汉口北更甚,市场体量为400万平方米(总体规划800万平方米),共有鞋业皮具城、品牌服装城等近20个大市场。
“做生意讲究扎堆效应,品类足够丰富的市场,能形成客源共振,市场积聚能力更强,抗风险性更好,成长性更高。”曹天斌说。据他回忆,汉口北建设时,不少人怀疑这种地方能否做商业批发,包括业界和普通民众,都有质疑的声音存在。
汉口北对于武汉来说,曾是一个偏僻的地方。这个地理上仅距汉正街10公里的区域,与主城区仅一条府河相隔。在武汉人心里,跨过河,一边是城区,一边是郊区。汉口北在心理距离上,正是属于离城市繁华非常遥远的“郊区”。
“与商户共同做大市场,巨无霸式全产业链、全业态布局,利用新城区便利开阔的交通条件,融合当地产业政策和规划,促使现代化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保证了汉口北出人意料的成功。”曹天斌也把这总结为“卓尔模式”。而媒体更愿意称其为“新汉正街模式”。
有了汉口北一步一步的摸索,天津卓尔电商城在项目立项之初,便做出全盘布局。跟市场相关的仓储物流公交换乘、长途客运,以及跟交易有关的金融服务,在立项之初就列入规划。为满足商户经营需求,占总面积30%多、建筑面积为120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及生产基地也在同期规划建设中。
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最大限度降低批发市场成本,以保证核心竞争力。因此,曹天斌对于“南橘北枳”的说法淡然一笑,相反,他认为包容性极强的天津,能融汇发扬源自汉口的百年商业精神。他称,结合天津漕运文化和西青区发展规划,天津在电商和金融方面的突破,已经成为标准化复制中的创新。
从商品批发市场起步,卓尔控股的聚合能力在持续发酵。对于卓尔来说,汉口北、天津南都只是一个缩影。下一步,卓尔希望将这一模式能复制到沈阳、西安、昆明等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多个集展示、交易、仓储、物流、电商于一体的超大型消费品集散中心,同时围绕区域中心建设二级市场分销平台,形成全国最大的网络化消费品交易物流体系。
如果说汉口北的成功是地方性成功,从汉口北到天津南,将会验证曹天斌所说的“卓尔模式”的可复制性。除了自身模式,天津以商贸物流作为突破口,京津双城联动发展,以及直辖市市场更宽阔的可能性,都让曹天斌对天津卓尔电商城的成功充满自信。
 
来源:投资时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从汉口北到天津南:“新汉正街”模式北伐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7-08 12:45:00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