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花园隧道修立交 7月起渝澳大道需绕行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4-22 15:32:00

【内容摘要】昨日,记者从李家花园隧道拓宽改造工程项目部获悉:目前正在平整隧道顶部并修建临时便道,预计今年7月渝澳大道将迎来首次交通转换。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李家花园隧道,已成为江北区红石路(红旗河沟至大石坝)的最大堵点。为解决拥堵,相关部门决定对李家花园隧道拓宽改造,变为六车道。这次改造堪称一场大手术:要挖掉隧道山体架设立交桥,不仅涉及红石路,还影响隧道上方的渝澳大道!

昨日,记者从李家花园隧道拓宽改造工程项目部获悉:目前正在平整隧道顶部并修建临时便道,预计今年7月渝澳大道将迎来首次交通转换。

第1阶段:削山

2014年2月~6月,工期125天

“红石路和渝澳大道呈十字形,高度落差约20米。两条路的交通功能太重要,施工不能中断车辆通行,我们只能另谋出路。”施工项目部负责人卢勇介绍,最终决定通过4个阶段进行手术改造。

施工项目部今年2月进场,首要工作就是要削平李家花园隧道顶部、渝澳大道路边的山体,并借此平整后的土地作为建立交桥前的临时转换道,这条转换道几乎平行于现行的渝澳大道。同时会在午夜(每天0时~5时)对李家花园隧道两端红石路进行高差接顺处理,并在隧道内设置支撑钢拱架加固。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见,李家花园隧道已陆续完成了加固,车辆正常通行。隧道上方的渝澳大道也在正常通行,但右侧的山包已削平,工人正在山包上面开挖临时转换道的基坑。

卢勇介绍,第一阶段工期计划为125天,力争在6月底完工。届时,临时转换道修好后也是双向六车道,将替代现有的渝澳大道约150米长的车道。车辆经过这段渝澳大道都将改走转换便道,把现行的六车道腾出来施工。

交通:在临时转换道建好之前,渝澳大道交通和红石路交通不会有任何影响。

第2阶段:架桥

2014年7月~2015年2月,工期230天

把现有的渝澳大道车道腾出来做什么?

“有了平行的转换道供车辆通行后,原来渝澳大道这段路就将启动立交桥建设。”卢勇介绍,这段建桥工期比较长,计划将持续230天左右。期间,不仅要架立交,还要从渝澳大道地面逐渐向下对李家花园隧道进行开挖。

隧道顶部距渝澳大道路面有9米厚,期间向下开挖隧道会削掉4米,保留5米厚度。此前,因为提前进行了加固处理,隧道依然安全,可供红石路正常通行。

交通:第二阶段施工期间(7月开始),红石路交通依然没有影响。渝澳大道过往车辆须改走临时转换道,稍微要绕行一点点,车速降为30公里/小时。

第3阶段:拓宽

2015年2月~5月,工期95天

待立交桥主体工程完成后,渝澳大道南北方向将进行第二次交通转换,恢复正常通行。此前的临时转换便道,将作为通行辅线。

同时,施工方会对李家花园隧道实施分段拆除,最终挖除所有剩余土石方。

交通:“在开挖隧道剩余土石方前,我们会加建一条红石路西行线(红旗河沟通往松树桥方向)交通转换临时便道,变成单向三车道,较现在的红石路西行线增加1个车道。”卢勇表示,这时,李家花园隧道红石路西行线将进行第一次交通转换,通行速度将设计控制在30公里/小时。此外,红石路东行线(松树桥通往红旗河沟方向)维持现状不变。

第4阶段:完工

2015年6月~8月,工期90天

李家花园隧道所有土石方被挖除后,除红石路西行线保留有三车道外,施工方将进行红石路东行线修建,同样为单向三车道。“红石路最终将形成双向六车道的宽敞局面,彻底解决现有堵车情况。”卢勇介绍,待明年8月工程彻底完工后,由松树桥方向通往红旗河沟的车辆均将走新建车道。原有的东行线车道,则保留为红石路辅助线,主要配合渝澳大道车辆下行前往红旗河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没有隧道阻碍,渝澳大道上又建成立交,还新增一条左转弯匝道,方便由渝澳大道上蚂蟥梁方向车直接经匝道进入双向六车道的新红石路前往松树桥方向,大大减少红旗河沟转盘、电子校立交的交通压力。

交通:在施工阶段,无论是红石路还是渝澳大道,交通均无影响。

(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李家花园隧道修立交 7月起渝澳大道需绕行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4-22 15:32:00
昨日,记者从李家花园隧道拓宽改造工程项目部获悉:目前正在平整隧道顶部并修建临时便道,预计今年7月渝澳大道将迎来首次交通转换。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