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80后不能接受租房结婚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1-08 08:45:00

 爱情向来以撩人的芬香、拨弄人类的情怀,让思绪为之百转柔肠,让财富为之倾囊,从古至今爱情的价值观变了很多模样,可终究逃不过金钱、年龄、感情的框架制约。当下社会海量剩男剩女让爱情多几分优柔寡断,本是朴素的爱情在大都市跃然成为奢侈品。如何告别单身,拥有高质量的恋爱,根据江苏卫视发布的2010中国婚恋幸福报告,用数据解开恋爱的秘密。数据中有“30岁之前男女还是希望一见钟情”这样的浪漫,也有“六成80后不接受租房结婚”这样的现实,可我们终究想说,爱情是一个值得一搏的赌局。

 单身之性别

 女人单身幸福感高于男人

 虽说女性在婚恋方面感情和收入相比男人都是弱势群体,但单身幸福感女性却高出男性较多,女性会更享受单身所带来的自由。而无论男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单身幸福感都在逐渐减弱。30岁后单身群体的幸福感会直线下降。之后随着单身时间的加长,单身群体的单身幸福感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是很明显,说明单身时间的长短对单身幸福感的影响有限。数据显示,41-50岁的中年人恋爱幸福感最低,而51-60岁老年人恋爱幸福感又有所提升。单身群体中,18-30岁的年轻人单身幸福感高出其他群体较多,恋爱要趁早不是一句空话。

 此外数据还显示,与婚姻和恋爱幸福感的情况相反,随着收入的增长,单身幸福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学历越高单身幸福感越高;城乡差异不大,城市居民单身幸福感略高于农村居民。

 之收入

 年收入3到5万幸福感最低

 当下工作的忙碌和压力也容易让人单身,对于这一点男性和女性的观点趋同;但也有很多人表示只要调节好就不会有影响。处于恋爱中的情侣认为工作忙碌会对感情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单身的男性表示工作忙碌是影响其单身的原因之一。虽然很多人表示如果对方工作忙碌,还是能够表示理解的,并能够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可相对来讲,男性对另一半事业的支持力度要低于女性。男性不满意对方工作的原因更多是对方工作太忙,不够自由;而女性不满对方工作的原因更多会体现在对方收入低、没有发展的空间。具体到收入方面,单身幸福感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个人年收入在3-5万的单身幸福感最低。

 之态度

 恋爱超过6次对婚姻不在乎

 单身男女并不缺少约会,只是并未到谈婚论嫁。从恋爱次数来看,没有恋爱过的人单身幸福感最高,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加,单身幸福感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细化分析,前两次谈恋爱时的恋爱幸福感最高,而随着恋爱次数的增多,尤其是超过了6次的时候,恋人们的恋爱幸福感得分有较明显的下降。恋爱次数较少的人更多的是因为遇到了感觉对的人。相对来讲,恋爱在3-5次的人结婚的愿望更为强烈,而一旦恋爱超过了6次,人们也就变得无所谓了,不怎么着急结婚,反而更多的是因为父母的压力而谈恋爱。

 在恋爱时间方面,刚开始恋爱尤其是前3个月,恋人们的恋爱幸福感较低;但随着恋爱时间的加长,恋人们的恋爱幸福感在逐步地提高。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教授称:“初恋对人的感情经历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初恋的失败,往往会使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蹶不振,对新恋情的渴望程度要比那些谈过多次恋爱的人低很多。而没谈过恋爱的人大都抱有随缘的态度,对新恋情的渴望程度也不是那么迫切。”

 恋爱

 之难度

 男人难在条件女人难在回忆

 通过调查千名受访者,大家都觉得现在找对象很难,年龄越大越难找,女性会认为找对象更难一些,低学历群体觉得对象更加难找。男性更多地认为自己本身条件不好,身边能接触到异性的机会也少;而女性则会因为难以走出上一段恋情的阴影,难以开始新的恋情。

 年轻人觉得找对象难是因为自己的要求过高,不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而年龄较大的人则更多地会认为自己条件不好、受之前恋情的影响较多,虽有机会接触异性,但总觉得和自己不太合适。没有谈过恋爱的人觉得找对象难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要求高;而谈过一两次恋爱的人,则更多因为之前恋情的影响,难以走出上一段恋情的阴影;而谈过好多次恋爱的人则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合适自己。

 之年龄

 30岁以后相亲者激增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单身的人自己并不十分着急,虽然渴望恋情,但并不愿强求,反而家人会对自己单身的状态更为焦急,尤其是对于那些30-40岁的男性,家人会给他们更多的压力。相亲无疑是结识异性的快捷方式,大家对于相亲这种方式并不反对,但接受度也不算很高,实际相过亲的不是很多,超过一半的人之前都没有相过亲,对于这个比例男性和女性非常接近。无论男女,年龄超过30岁以后相过亲的人数呈现一个激增的趋势。

 之方式

 女人相信缘分男人相信自己

 去年各大电视媒体的重头戏就是电视相亲节目,并且也获得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节目的收视率都很高;但在实际生活中,希望通过电视相亲这种方式来认识另一半的并不多。在结识异性的方式上,年轻人不拘泥于传统的被介绍,愿意尝试新的交友渠道,更多地愿意通过社交活动、网络来结识异性。而大年龄群体恰恰相反,他们更多地倾向于传统的熟人、亲友介绍,而对于意外结识、社交、网络等方式并不是特别认同。

 从不同年龄来看,女性更相信缘分,希望能在偶然情况下认识另一半;而男性则更相信自己,更多愿意主动出击,通过社交活动来结识另一半。不同学历和收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来看,随着学历的增高和收入的增加,选择传统的熟人或亲友介绍这种方式的人在逐渐减少,更多地倾向于在偶然情况下认识。

 从恋爱到婚姻的过度,男性更务实,他们更渴望结婚,女性会显得比较矛盾。年轻人更认同“婚姻责任论”,希望多享受几年恋爱生活,年龄大的人则希望能够早些结婚。总体来看,对于“闪婚”大家都不赞同。多数人认为恋爱时间在1-2年左右结婚会比较合适,2年-5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时间不要超过5年。我国法律规定,男性居民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居民结婚不得早于20周岁,并且提倡晚婚。通过调查发现,希望20岁以前结婚的非常少。大多数人觉得23-30岁之间结婚比较合适。

 男性居民会希望自己结婚时的年龄大一些,选择26-30岁和30岁以上结婚的比例要高出女性很多;而女性则希望能够早一些结婚,选择23-25岁的人更多一些。从不同年龄来看,年轻人觉得结婚还是要等年龄大一些会更好,而年龄大的人则觉得结婚应当趁早。

 恋爱,就不可避免地出去约会,可恋爱花费是不是就该由男方出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些女性认为,如果男友是爱她们的,就不应该让自己花钱;也有一些人认为如果真的爱对方,就该多替对方着想,不能太自私。但总体来看,女性都认为男方应当多花些钱。那么男性是怎么认为的呢?通过调查发现,无论男女都认为恋爱的花费应当主要由男方来支付,其次AA制也是不错的选择。既然男女都认为男方应当承担恋爱的主要费用,那么在下次约会时,男同胞们在买单时更主动一些会博得好感。

 结婚

 之标准

 东北人更注重经济实力

 涉及到“择偶标准”,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人品,其次是性格、外表和孝顺父母,这是大家的共同之处。男性群体比较“务虚”,关注更多外在的东西;而女性群体则更加“务实”,关注的多是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男人更多地会关注女方的外表、性格、是否孝顺父母;而女人会更多地关注男方的能力、经济条件、职业、家庭背景等方面。

 恋爱的情侣更多看重对方的能力和双方在一起的感觉,单身群体找对象则更多地看重对方经济条件。城乡居民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城市居民更多地看重对方的人品和性格,农村居民则更多地关注对方是否会做家务,是否孝顺父母,以及是否是同乡。不同区域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对来讲,东北地区的居民更多地会关注对方的家庭状况和经济环境,而西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更多地看重对方是否孝顺。而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居民更多地看重对方的人品、性格以及双方在一起的感觉。

 随着学历的上升,高学历群体在择偶时更多的会考虑双方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是否相同,对方的能力和职业是否和自己匹配。但数据显示,高学历不仅在找工作方面没有优势,在恋爱、结婚方面也同样不被关注。

 之健康

 超90%男女更看中对方健康

 除了物质方面,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情况比起婚姻会对恋爱影响更大,超过90%的单身群体表示,身体的健康状况是他们选择恋爱配偶的重要标准。

 总体来看,对于健康状况的担忧主要来自于食品安全、精神压力大、环境污染和饮食不规律等方面。从不同群体来看,年轻人会更多地担心自己的精神压力过大而影响身体健康,其次他们会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而大年龄的人往往更多地考虑食品安全而引起的健康问题,同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在大多数人看来,通过饮食来关心对方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无论是烹饪健康的饭还是烹饪美味的饭,这会大大促进两人的感情。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六成80后不能接受租房结婚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1-08 08:45:00
六成80后不能接受租房结婚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