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行业亟待转型 绿色建材潜力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4-01-07 13:12:00

近日,由北京东方君和管理顾问公司举办的第四届(2013)中国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年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发言称,我国建材工业形势依旧严峻,生态恶化、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蒋明麟还透露,主管部门正制定政策引导建材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未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将加大。

众所周知,建材行业是资源、能源依赖性产业,温室气体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需要消耗110千克标准煤,同时排放856千克二氧化碳。建材工业总能耗仅次于冶金和化工,位于工业部门第三位,建材工业能耗总量占全国能耗总量和工业部门能耗总量的7%和10%,建材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18%。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压力,建材行业必须要做出改变。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30%左右,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13%,建筑总能耗超过全社会总能耗40%,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巨大的负担。面对如此局面,建材行业的转型就变得迫在眉睫,推行绿色建材势在必行。

“我国绿色建材行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概念价值大于实际价值,但却是建材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一,我国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建材的选择除了考虑价格、质量因素,多数还将环保因素纳入其中;其二,建材作为高排放行业今后的环保成本势必提高,当前未雨绸缪向环保方向转型有利于今后发展;其三,环保型建材的附加值较高,可以扩大建材企业的盈利空间”。中投顾问建材行业研究员邹明晓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由于我国绿色建材行业刚刚起步,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蒋明麟表示,我国绿色建材市场整体发展水平较差,绿色建材市场还未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的“一条龙”配套市场体系,绿色建材产品在整个建材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为了加快绿色建材的发展,今后国家要明确绿色建材标准体系以及相应的认证方法,要加大对绿色建材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环保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绿色建材将从中受益。

当前绿色建材在城市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农村和城镇,绿色建材的推广和宣传并不到位,应用很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城镇和农村在基建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还是传统的建材。当记者问及为何不考虑绿色建材时,很多村民的回答都是对绿色建材不是很了解,担心太贵。

邹明晓表示,城镇农村市场的消费者由于购买能力较低,在选择产品中通常将价格因素排在首位。在城镇农村推广绿色建材不能操之过急,首先应该在城市普及,然后使城市消费意识带动城镇农村消费意识。此外可以呼吁政府为绿色建材在城镇农村市场提供补贴。

为了更好地在城镇和农村推广绿色建材,住建部联合工信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提出推动农村发展绿色农房,推动绿色建材下乡。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当地绿色农房建设实际需要,引导当地有序发展绿色建材,加快调整区域建材产业结构,为绿色农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绿色农房建设带动绿色建材深入乡村,引导农村建材市场向绿色消费升级。

倘若绿色建材能够把握好城镇农村这些市场,未来的前景将是巨大的。邹明晓认为,绿色建材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一方面,绿色建材附加值较高,能有效改善当前建材行业盈利空间不断缩水的现状;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其势必成为市场的新增盈利点。绿色建材今后将向着低碳、环保、无毒等方面发展,走技术密集型发展路线。(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建材行业亟待转型 绿色建材潜力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4-01-07 13:12:00
我国建材工业形势依旧严峻,生态恶化、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水泥等传统建材产业的转型迫在眉睫。蒋明麟还透露,主管部门正制定政策引导建材产业向环保产业转型,未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将加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