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位老人抢一养老床位 进公立养老院需等十年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10-14 08:09:00

我国目前50位老人“抢”一个养老床位

2012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94亿,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

今年的重阳节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之所以设置这个节日是基于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呼唤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养老等问题。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公立养老机构“十年等一床”、民办养老机构价格高居不下,养老护理“多收老人多亏本”、医养长期“脱节”,养老金“多轨制”多年难并、异地医保进展缓慢,未富先老的中国面临着重重养老困局。

“一床难求”的养老院

收费便宜的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价格高昂,近年来,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在“夹心层”家庭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不少条件较好、收费便宜的公立养老院需要“十年等一床”;另一方面,民营养老院提供服务的价格高居不下,与其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地位分不开关系。

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而目前我国各级养老机构的床位仅有410多万个。近2亿老龄人口“抢”400万张床位,平均近50个老人才能“摊”到一个床位。

对“夹心层”家庭来说,进入公立养老院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北京市首屈一指的第一社会福利院有养老床位1100张,只向拥有北京市户籍的老人开放,而排队等待入院人数超过1万人。以此计算,即使是一年轮换一次床位,进入第一社会福利院也需要十年时间。

养老保险“并轨”难

养老金“多轨制”多年难并,异地医保至今多停留在省内和城市间级别,本应给老人“托底”的养老保险不保险,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了难题。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中显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待遇差别较大,在福建厦门的被访者中,同一月份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仅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相差50倍。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苏云说,解决“养老金多轨”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不仅考虑退休养老制度本身,还要有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分配制度、财政体制改革相互配套。

 

数字

陕西超6成老人希望由子女养老

陕西省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老人期望居家由子女养老。而老年人期望政府在养老生活保障方面应解决的问题建议中,解决老年人看病问题排第一位。

陕西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副主任魏周科说,近些年老年人的生活、医疗、娱乐等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在此次进行的“居民养老服务”社情民意调查项目中,共访问60岁以上老年人2029名,其中城市样本889个,农村样本1140个。

在老人最期望的养老方式方面,城乡综合排在第一的是居家养老,即由子女进行养老,占63.58%,排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由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此外,在调查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的需求方面,排在第一的需求是医疗服务。老年人期望建立方便快捷的医疗机构或畅通的老年人专用医疗通道。

超4成老人自认为是家庭负担

近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届老年节研讨会在京举办。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约有40.7%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

评论

“常回家看看”别再止于“一声苦叹”

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时间紧促……特别是今年的重阳节,原本两天的周末假期也被国庆黄金周“腾挪”得只剩一天,对绝大多数异地工作的人来说,回家简直成了“奢望”。

“常回家看看”的落实,也需呼唤更多智慧和技巧。重阳节有没有可能和清明节、中秋节一样,成为法定假日?或者,放假安排能否更便利一点,可以让回家的人们多一点与父母相处的时光,而不会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诚然,作为传统美德核心之一的“孝”,其宗旨本应该是内心的要求。但是,正如“好的制度使人做善事”,从法律和制度的设计层面来说,如果能围绕“孝”这个原则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深入地执行,则更是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50位老人抢一养老床位 进公立养老院需等十年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10-14 08:09:00
今年的重阳节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之所以设置这个节日是基于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以及呼唤全社会关注老年人养老等问题。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