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 上海推行6年仅成功6例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3-09-18 09:18:00

据新闻晨报报道,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银发浪潮”来袭,“4+2+1”家庭模式成主流,大量老人房产需 “唤醒”。但事实上,几年前上海、北京等城市个别金融机构就自发兴起尝试,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萎缩。

上海从2007年就酝酿“以房养老”,但推行多年仅成功6例。房产并不是老人独有,与子女产生分歧、家产传后的观念等都是以房养老的阻力。另外,房价的不确定性也让大多数老人无法下定决心跨出这一步。在上海,与“以房养老”受冷遇形成对比的是,更多老人愿意尝试“租房养老”。

个案

“租房养老”老人更能接受

普陀区的一家养老院里,刘阿婆住在每月基本费用4000元的双人套间里。“把房子租出去住进养老院,手头还蛮宽松的,有时还能给上大学的孙子一点零花钱。”刘阿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每个月退休金有2000多元,在市区的一套房子每月租金有3500元,两笔钱加在一起,足够支付入院费用。

这种付了养老院的费用还能留下房子的“租房养老”方式让老人敢于尝试。“拿租金来养老,过世后我还可以把房子留给后代。”不少老人希望为后代留下一些遗产,这样做也让他们觉得心安。

在不少养老院里,“租房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对不少老人而言,相对拿房产做抵押用“倒按揭”的方式养老,“租房养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也有一些老人“以一换二”的方式筹措补充养老金,在相同地段把原有的两室一厅换成两套一房一厅,或者将市区的一套房子换成郊区的两套房,其中一套自己住,另一套用来出租,从而赚取稳定的养老金。还有些老人正在筹划着将位于市中心的房子置换到郊区去,把置换得到的差价作为未来的补充养老金。

“卖房养老”后生活也丰富

除了“租房养老”,也有老人尝试以房养老。不过,和狭义上的“以房养老”不同,这些老人并没有用倒按揭的方式,而是一次性卖房。

2008年5月,住在浦东老年社区的87岁的王阿婆和老伴以24万元的价格卖掉了位于川沙三室一厅的房子,搬进老年社区后户口也随之迁了过去。卖房养老,王阿婆和老伴的决定并没有遭到子女的反对。王阿婆和爱人膝下有两个子女,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南京,无法随时照应老人。

但是,选择哪个养老院度过余生是两个人最纠结的。5年前,王阿婆和老伴探访过多个养老院,均不满意。毕竟卖房几乎是赌上了毕生的积蓄,这会否断了自己的后路。“万一养老社区办不下去了,会不会无家可归?”王阿婆说,刚搬进去的时候感觉风险很大。

郭阿姨和王阿婆住在一个老年社区,她也是上海老年人中为数不多的“以房养老”群体。郭阿姨的几个朋友夫妇率先住到了这个社区,这让郭阿姨开始心动。不过当时他们决定卖掉房子时,也曾遭到家人的反对,儿子更担心的是,老年社区里住的都是老人,生活会不会没有生气?有人过世生病,老人的情绪会不会受到影响?

郭阿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养老,意外的是,她越来越相信,这里是一个可以走到人生终点的家。那年秋天,老伴陈老先生突然发病,郭阿姨连忙打电话给秘书小朱,老人得到了及时抢救。而今,住在养老社区里的郭阿姨不仅有儿时的同学朋友,还交了很多新朋友,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以房养老” 上海推行6年仅成功6例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3-09-18 09:18:00
“银发浪潮”来袭,“4+2+1”家庭模式成主流,大量老人房产需 “唤醒”。但事实上,几年前上海、北京等城市个别金融机构就自发兴起尝试,但均因效果不理想而停滞萎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