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启动“空间换地” 拓展建设用地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8-23 08:47:00

原标题:浙江启动“空间换地” 拓展全省建设用地空间

本报从浙江省国土系统获知,浙江省今年启动实施的“812”土地整治工程,计划到2017年之间的5年内,全省将复垦耕地80万亩。

8月接近月底,浙江嘉兴港区位于外环路南侧和天妃路西侧的一个住宅小区,正在热火进施工。

这个名为中山花苑的项目,是嘉兴港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建设的一个搬迁农民安置小区,占地面积381亩,将建成50幢高层公寓式住宅。小区所对应的是港区乍浦镇亭子桥、八字村的村民,在当地被称为“亭八”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土地综合整治后,以前农村的居民点的宅基地已复垦为标准农田,而农民也将从散乱的低矮平房搬进高层小区。“亭八”项目最大的亮点是节地率高,记者从嘉兴港区国土资源局获悉,整治前,共计1143户农户占用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地为984.474亩,农民搬进住宅后,农村居民建设占用土地节约了735.642亩,节地率超过70%。

对于浙江这个发达省份而言,产业发展的瓶颈绕不开土地资源土地指标缺乏这个宿命。而土地的综合整治,似乎让这个民营经济大省摸到了破解之道。嘉兴市国土资源局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通过推进“空间换地”就盘活存量土地5000亩。

本报从浙江省国土系统获知,浙江省今年启动实施的“812”土地整治工程,计划到2017年之间的5年内,全省将复垦耕地80万亩。

“空间换地”

在年中之时,浙江国土系统的这一改革,被纳入到了浙江省政府《2013浙江省体制改革要点》七大重点之中。

按照浙江“空间换地”这一总体思路,崇尚市场来解决问题的浙江依据的还是市场,让农民的土地资产等价换算为房产向城镇转移,再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最后这些土地的权证换取指标交易凭证,实行全省统一收储、有偿激励使用。

浙江省发改委一位主要领导对此评点为,这项改革不增加政府投入,也可使农民得到实惠。

以上述的“亭八”项目来看,农民原先户均占用土地0.861亩;整治搬迁到中山花苑后,每套住房平均占地0.087亩,按搬迁一户农户安置2.2套公寓房计算,每户搬迁户的安置用地面积为0.191亩,户均节地面积0.67亩,节地率为77.8%。

这个体制改革的逻辑链条往后走,政府虽宣称不投入一分钱,但是政府和工业企业则是最大的受益方。因为这极大拓展了地方的建设用地空间。

据记者了解,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嘉兴港区已将整治出来的土地,配置到年产120万吨PTA项目、年产10万吨顺丁橡胶项目和年产5万吨不锈钢制品生产线项目用地上。

嘉兴港区政府人士对此介绍,三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为港区新增250亿元至300亿元的年产值。仅120万吨PTA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近60亿元的工业产值。

农民利益的保障

对于浙江这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省份而言,土地整治工程的推动有着自下而上的动力。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土地资源更为贫瘠,土地综合整治也有十足的内在动力。

8月5日至8月7日,浙江省国土厅耕地保护处相关官员一行,来到温州的瓯海区、苍南县和文成县召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情况座谈会,也实地查看了苍南县云岩乡中对口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据悉,2010年以来,温州市获得审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92个,合计面积11787亩。据记者了解,目前在温州,实施拆旧和建新压力并不小。

浙江国土厅在调研后对温州在土地整治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当前的严峻形势,同时也要充分征求被拆迁农民意愿,规划设计方案、工程招投标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房屋搬迁和补偿等有关事项,需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并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据悉,在年中的一场土地整治现场会上,浙江也重点提出,核心的一环节就是要注重权益维护,尊重农民意愿。

不少县市也就此出台了一些措施,例如位于浙江西北的桐庐县,明确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内通过土地出让获取的净收益全额返还所在乡镇,主要用于农民身份转换的社会保障支出、农民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浙江启动“空间换地” 拓展建设用地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8-23 08:47:00
本报从浙江省国土系统获知,浙江省今年启动实施的“812”土地整治工程,计划到2017年之间的5年内,全省将复垦耕地80万亩。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