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土地短缺获中央强心针 土地财政谁敢告别?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7-24 09:11:00

对于全国经济界日高的改变土地财政呼声,长期处于经济开发热土的广东民众,看法并不相同。他们认为,告别土地财政,知易行难,不是学者振臂一呼,就可以解决的。

首先,政府的信用需要维护。广东的金融界人士指出,由于分税制的缘故,地方的财政建设只有依靠土地财政作为主要来源,政府以前不断融资进行城市建设,债务的偿还也主要是靠土地财政作为筹码。以广州为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引用的公开债务数字是2400亿元,广州市每天用于支付利息的支出就超过4000万元,以广州市年均本级财政收入1000多亿元的规模看,要对上述地方债务还本付息尚需多年时间,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卖地收入上也是合乎逻辑的推论。

金融界人士指出,民间资本肯借款给政府投资建设,相当程度上就是冲着长盛不衰的土地红利,这也是政府敢于举债的信用基础。离开土地红利,政府的信用就丧失了基础,发展也就很难谈起。

其次,广东的民生保障离不开土地财政。目前广东的民生支出每年均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七成。今年上半年,广东民生支出完成2224.73亿元,同比增长24.34%。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目前为省做贡献的纯上缴市只有6个。也就是说,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财政,是全省的民生支出的脊梁。

对此,不少民众认为,告别土地财政说得轻巧,没了土地红利,广东的民生支出就立即滑坡,找专家要钱吗?

第三,广东的企业界也认为告别土地财政并非务实之举。不少企业界人士指出,告别土地财政,一定要提升产业结构,广东邻近的香港,已经告别了土地财政,但前提是金融、旅游、贸易等支柱产业的勃兴,政府总收入大部分来自卖地以外的税收,可见产业的兴盛和获利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在低迷的全球市场环境,产业升级换代谈何容易?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粤土地短缺获中央强心针 土地财政谁敢告别?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07-24 09:11:00
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广东,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快速发展,该省的土地短缺已然迫在眉睫。不过,中央前几年允许广东先行先试的土地新政,让广东解放出大批土地资源。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