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也玩伪装 灰色房贷假道流入房产市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6-17 16:45:00

“国五条”出台之后,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在北京,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原来的六成升至七成,这也就意味着能从银行取得的贷款只有区区三成,很多想买二套房,但是首付又不够的人该怎么办呢?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消费贷款正在伪装成首付,流入房地产市场。

记者日前以购房者身份去中介咨询二套房购买的相关业务,表示自己想购买二套房,但是首付不够,中介工作人员在详细地介绍完房源之后表示,无须担心二套房首付比例过高的问题,他们有很多成熟的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强调“已经成功操作多次”。

以位于左家庄附近的一个房源来看,业主报价在310万元,满五年唯一住房,无个税。某中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房源在银行的评估价大概为200多万,但如果购房者首付不够,他们可以帮忙办理银行消费贷款,贷款额度从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只要有客户,我们就会尽量留住客户,资金不是问题,我们有很多办法。”中介工作人员表示。

当被问到办理这种业务有什么附加费用时,该中介工作人员表示,房屋按揭贷款部分是不收手续费的,但消费贷款部分,他们要收取贷款额2%的服务费用,比如贷款30万元,收取6000元的服务费用,并且这个服务费用并不包含在房屋买卖的中介费当中。

记者了解到,这个手续费的比例每家公司都差不多,即便不是基于购房需求,而是基于真实的消费需求,一些个人抵押消费贷款的客户也大多是通过这样的第三方公司来银行办理。但近期,很多客户开始自己找渠道,通过熟人介绍或朋友的公司来操作,尽量减少手续费的支出。

银行存在贷后管理难题

一位银行房贷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多家银行推出的多种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主要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消费性个人贷款,这其中并不包含房贷。此前,央行和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然而,不少购房者与装修公司等相互配合,加之个别银行审批不严等因素,屡禁不止。

银行人士透露,虽然央行、银监会明令禁止消费类贷款用于购房,但由于这种贷款期限短、风险较小,且需求旺盛,而银行对消费类贷款的用途审核、监督并不严格,只要能提供消费合同,大都可以顺利地贷到款。

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业务人员表示,借款者在该行的消费贷申请成功以后,必须刷卡消费。但在申请购买房产时,其授信额度被中介和开发商的系统给屏蔽掉。所以,贷款最终的流向管理存在比较大的困难。

中介公司正是利用银行贷后管理困难实现“灰色房贷”。比如,客户以申请装修贷款的名义,将手中的房屋抵押给商业银行,银行按房贷评估值70%以内提供消费贷款,贷款获得审批后,银行将资金直接划拨到客户签约的装修公司账户。

如此操作,满足贷款额仅用于消费、贷款由银行直接打入第三方账户的条件。实际上,该装修公司与客户早就达成了协议,客户只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就可领走这部分贷款,用于支付房贷,贷款再度填补炒房黑洞。

骗贷直接影响个人信誉

对于消费贷款,银行人士对此有着自己的无奈。使用消费类贷款购房的需求大量存在,各种代办公司也增加了银行审核贷款真实用途的难度,一般中介都会通过一个第三方公司的账户获得贷款。从流程上看,贷款确实给了指定账户,但是实际上却不排除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可能。此外,二套房首付提高了房贷的门槛,银行在这方面的业务量明显下降,而抵押消费贷款期限短、抵押物优质,风险相对较小,“默认”这种业务可以弥补房贷业务量的减少。

虽然银行并不监督消费贷款的后续使用情况,不过,一旦贷款人被发现挪用消费类贷款购房,银行会给出停贷、要求立即偿还贷款的处理,而且贷款人的行为会被认定为骗贷,会进入个人信用记录。(新华网)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消费贷也玩伪装 灰色房贷假道流入房产市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6-17 16:45:00
“国五条”出台之后,房贷政策进一步收紧,在北京,购买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从原来的六成升至七成,这也就意味着能从银行取得的贷款只有区区三成,很多想买二套房,但是首付又不够的人该怎么办呢?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消费贷款正在伪装成首付,流入房地产市场。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