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印花税月余 李嘉诚带头降价难撼港楼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3-21 09:11:00

在香港黄埔花园的一家中介代理公司门前,已经徘徊多时的黄女士显得有些苦恼,“500多万的单位已经卖得差不多,听中介介绍,有同一类型单位的价格在一周之内就降了1%,但同样的价钱已经找不到类似的单位。”她向记者强调,对政策降房价不抱太大希望,“香港楼市还是市场主导,要买的还是会买。”

香港政府全面提升印花税的政策已实施一个月,多家银行陆续提高住宅按揭贷款利率。重拳之下,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已率先降价。然而,多位香港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调控政策的效果难以预料,市场恐怕将再现“先冷后热”的走势。

价格战难形成

“沙田第一城的成交量在纪录中创下新低,近期有二手房卖家担心市场观望情绪会加大,导致交易受阻,因此,业主不惜降价。”香港沙田第一城某中介代理公司工作人员梁先生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沙田其他楼盘的代理公司了解到,该区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楼价的降幅达到5%至8%。

“此前,长江实业旗下的楼盘带头降价,不少业主担心这会令香港楼市发生价格战,但是沙田区域并未形成价格战的气氛,早前卖家的盈利空间较大,目前这部分的盈利空间稍有收窄。”梁先生称。

不久前,长实旗下位于九龙荔枝角发展项目“一号·西九龙”的20个单位推出折扣优惠,平均减价幅度逾10%,优惠包括双倍印花税回赠以及10%楼价折扣,个别单位最高减17.4%。

在香港出台调控楼市“连环招”的期间,中原地产研究部数据显示,黄埔花园成为调控期间升值空间最大的楼盘,平均每套成交房屋升值为1.2倍,被业内称为“最赚钱楼盘”。

“黄埔花园二手楼交易有所减弱,看楼的客户也在减少,观望情绪更浓。有担心市场变冷的业主在推货期间选择降价出让,但降价幅度不大,也不存在折价买卖的情况。”黄埔花园周边一家中介代理公司经纪人蔡先生告诉记者。

“先冷后热”或重现

担任销售代理的蔡先生表示,虽然市场成交减弱,但他所接触的投资客依然看高香港楼市。

“即使是收益空间收窄,获利依然很可观。”利嘉阁分析人士对记者称。

利嘉阁近日的成交记录显示,东涌映湾园一套单位的业主开价830万港元,最终降价64万港元成交。卖方在2010年4月以530万港元购入该单位,近日成交后账面获利236万港元,赚幅约45%。美联物业近日成交记录显示,将军澳蔚蓝湾畔一套单位以575万港元成交,卖方在2004年买入,楼价飙升1.9倍。

有业内人士分析,历年香港调控政策实施一段时间后,楼市均会呈现出“先冷后热”的情况。香港楼价高涨的基本要素未曾改变,因此,“先冷后热”的局面会重现。

“对于楼市而言,即使房贷利率有所提高,香港楼市依然会保持低息环境,卖家手中囤货的成本未有大幅提高。”蔡先生分析。香港金管局去年底向立法会提供的数字显示,新批按揭供款只占借款人月收入36%,整体利率上涨并未对卖家长期持有房源形成很大压力。

香港全面提升印花税政策对售价在500万港元的中档价位住宅销售影响不大,对售价在1000万至3000万港元以上的中高档住宅影响较大。

业内人士王永伟表示,近日有开发商带头减价,但影响甚微,目前同区楼盘的新盘价格并未低于同区二手楼价格,新盘价格与二手楼价格相互竞争下降的趋势也未出现。

瑞银投资研究部发布报告称,香港政府“连环招”短期将削弱买家热情,预计地产商可能推迟发售原定未来几周推出的项目。

“房企还是有办法应对。”新鸿基地产元朗新盘项目的销售主管表示,该盘将780个单位分拆销售,分层推广不同类型的单位,以适应新政。此外,记者从新盘“粉岭逸峰”了解到,该盘也延迟大户型入市,先推出小户型单位。

此外,香港政府取消了已实施了14年的勾地制度,从地产商手中重新夺回卖地的主导权。业内人士分析,香港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土地供应,缓解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然而成效难以预料,未来一两年市场的新增房屋供应依然处于偏低水平。(来源: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香港印花税月余 李嘉诚带头降价难撼港楼市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3-21 09:11:00
香港政府全面提升印花税的政策已实施一个月,多家银行陆续提高住宅按揭贷款利率。重拳之下,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已率先降价。然而,多位香港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调控政策的效果难以预料,市场恐怕将再现“先冷后热”的走势。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