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海外购房降23% 外国人进京豪宅市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3-12 09:16:00

去年9月份以后,中国人国外购房者下降了23%;而外籍人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购房的比例在上升———

不久前,亚豪销售人员日销两套7000万元的顶级豪宅得佣金80万元的消息在业内广为流传,被解读为京城豪宅市场开门红的兆头。“其实从去年底开始,豪宅市场就迎来了一波成交旺季,特别是一些海外客户对于北京豪宅看好。” 合生[简介 最新动态]·霄云路8号副总经理周小芹表示。

海外资本涌入

“我们当时也没有想到现场会有100多客户到访,一些是慕名而来,一些是我们项目老业主介绍的”,尽管时隔已经一月有余,但是谈起去年12月中旬在香港的推介会,周小芹还是掩饰不住激动。

周小芹介绍说,目前合生·霄云路8号的价格在9万元-14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区间,因此客户即使看中,签约的时间也会拖得很长,一般会到现场亲自看房,在香港推介会结束后,陆续有一些香港客人到项目看房,其中有5组客户在看完后直接签约,这样集中快速签约在北京顶级豪宅市场还是不多见的。

“来北京购房的香港客户一般对北京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一种是有生意上的往来,另一种是有圈层往来关系,他们对北京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很看好。”周小芹表示。

据英国一家调查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去年9月份以后,大量中国富豪和欧洲富豪选择在中国购置资产。在过去的几年,中国人海外置业的案例不断发生,但去年9月份以后,中国人出去购房的规模就小多了,大约降低了23%左右。而外籍人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购房的比例在上升。

“香港人对于房地产投资经验丰富,一般富裕阶层均将不动产作为财富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因此香港投资一般只对一些位置好品质高的豪宅项目感兴趣”,周小芹表示。

根据以往的经验,只有处于城市核心区的高端住宅项目才有保值和增值的特性,丽兹行披露的一个案例就印证了这一点,一套CBD区域的180平方米的三居,2010年的价格为4万元/平方米,而到了今年该房产出手时的价格为5.2万元/平方米,也就是说在限购的两年中并未影响到该房产的升值。一位业内人士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进一步证实了城市核心区高端住宅项目不被市场行情左右保值增值的规律。合生·霄云路8号自2009年中开盘以来,至今销售已经超过百亿,成为北京为数不多的单盘销售过百亿的项目。

销售额欲翻倍

“真是没想到在1月刚刚过去十几天,项目就又签约了5、6套,这是往年很少见到的,本来春节前的时间段一般豪宅项目基本上全是在做一些业主、客户的答谢活动。”周小芹表示。

丽兹行豪宅研究院的数据也印证了周小芹的感受,今年1月上半月北京高端新房成交258套,相比12月上半月上涨36.5%。丽兹行郑海燕认为,春节前后预计即使有新高端楼盘入市,也暂不会有开盘的动作,3月份将会再次出现集中的开盘现象,因此这段时间将是目前在售豪宅项目的销售旺季。

“在北京顶级豪宅市场,合生·霄云路8号是体量最大的一个,整个项目销售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货值700亿元,后期还有更高品质的空中四合院推出。”周小芹介绍。

产品的高品质以及无可复制的地段和市场快速转暖,让合生·霄云路8号对于今年的销售充满信心。周小芹透露今年项目的销售额将是去年的两倍,达到50亿元。

由于CBD、第三使馆区、燕莎商圈等高端配套设施的存在,决定北京东四环区域成为了北京商务人士居住的首选区域。目前,大量的外籍高管、跨国企业公司总裁、各国驻华大使聚居于此,第三使馆区算是北京的“国际化富人区”。

其实周小芹对于项目今年销售如此看好还是基于北京豪宅客户群体的不断壮大。

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联合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洞悉客户需求致力科学发展》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4%。截至2012年年底,预计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其中北京每万户家庭中高净值家庭数量超过200户,是中国富人最集中的地区。因此也为北京豪宅市场消费提供了最大的消费群体。(北青网)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国人海外购房降23% 外国人进京豪宅市场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3-12 09:16:00
去年9月份以后,中国人国外购房者下降了23%;而外籍人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购房的比例在上升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