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域再布局:融入首都经济圈 形成三大板块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2-01 09:28:00

继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河北沿海发展规划》、区域发展成为次年河北省“两会”焦点之后,区域发展战略再次成为2013年河北省“两会”的热点话题。

1月26日,省长张庆伟在河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积极争取石家庄、衡水等市纳入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引爆了与会代表、委员其后数天的热议。

2011年11月,河北省委第八次大会曾确立“两个举全省之力”的区域发展战略,即举全省之力打造唐山曹妃甸和黄骅渤海新区两大经济增长极,举全省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将河北沿海地区和燕山、太行山贫困地区作为其后五年河北区域发展的重点。

而随着张庆伟此次提出“积极争取石家庄、衡水等市纳入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标志着河北正在形成由沿海地区、首都经济圈、冀中南地区三大板块构成的新区域发展格局。

参与首都经济圈

河北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去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的全线通车。在张庆伟看来,河北需要“抓住京广高铁开通形成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的机遇”。

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认为,“长三角”发展之初,借助城际、省际的快速交通,大量来自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活跃在江浙,使得江浙中小企业迅速具备了产业能力。

“伴随京广高铁开通,首都经济圈有望再度复制这种模式,从而有利于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武义青说。

“加入首都经济圈对衡水发展意义重大。”衡水市委书记李谦说,虽然衡水属欠发达地区,但特色产业突出,生产要素成本低,后发优势明显,纳入首都经济圈规划,可以借助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政策优势,加快自身发展。

李谦透露,衡水市已成立加入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并聘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编制衡水加入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

当然,高铁在为河北等沿线地区代理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竞争加剧。“一方面,"1小时交通圈"的机遇并非河北独享,随着京广高铁与此前建成的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相连,太原与北京的时空距离同样大大缩短,石家庄在吸纳北京生产要素的同时,还必须要面对来自太原等周边城市的竞争。另外,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双向的,以人才流动为例,谁敢说高铁不会加剧北京对我省人才的"虹吸"效应呢?”武义青说。

对此,河北的对策是改善发展环境。河北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表示,河北将在今年开展发展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围绕提高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法治环境等方面,营造吸引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

三大发展板块

河北区域发展也将出现新格局。

此前,在河北“两个举全省之力”中,扶贫攻坚是“补短板”,重心是大力发展河北沿海地区。

这从河北对曹妃甸和渤海新区提出的具体目标即可看出——用5年到10年时间,把曹妃甸建成我国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把渤海新区建设成为河北重要增长极、东出西联的龙头、亚欧大陆桥新的桥头堡。

沿海地区之外,2012年下半年,以邯郸、邢台为代表的冀中南地区被中央确定纳入中原经济区,加上此次石家庄、衡水等市拟纳入首都经济圈布局,河北将形成三大发展板块。

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3年河北将“梯次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贫困地区跨越发展,首都经济圈和冀中南地区加快发展。

“这三大板块共同布下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棋局,实现了全省的全覆盖,既有增长极带动的设计,又有平衡发展的考量。”河北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说,“如果说沿海地区是带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前沿,那么,冀中南经济区无疑将成为我省沿海地区的腹地纵深,而首都经济圈与沿海地区有所交叉,两者可互为渗透与辐射。”(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河北区域再布局:融入首都经济圈 形成三大板块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2-01 09:28:00
随着张庆伟此次提出“积极争取石家庄、衡水等市纳入首都经济圈发展布局”,标志着河北正在形成由沿海地区、首都经济圈、冀中南地区三大板块构成的新区域发展格局。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