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陷复垦纠纷 松江276亩地荒废超2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01-08 07:51:00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一块276.05亩的耕地竟然被荒废超过2年,这块耕地当初因修建沪杭高铁被临时征用后,本该由施工方中国交建(601800,SH;01800,HK)下属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二航局)完成复垦,但该公司被指在没有向当地政府递交完整土地复垦方案,没有签订土地复垦协议,甚至没有与地方政府就土地复垦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私自开工、私自复垦、私自撤离”,该耕地也至今未通过相关部门的复垦验收。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杭客运)宣传部一位主任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沪杭线路太长,这种临时借地很多,像嘉兴、海宁等,复垦工作也在做,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没完成。如果施工单位与地方政府履约的过程中存在问题或不合规的地方,我们作为监督方会去督促”。

对此,松江区建交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称:“这是市里的重大项目,松江区没有执法权限。上海市土地执法总队已经介入,他们会查看这块土地是否达到验收标准”。而截至发稿,记者仍未与中交二航局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

耕地被临时征用1年却荒废2年

当驶往杭州方向的高铁经过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曙光村时,细心的人会发现两块与周边农田完全不搭:杂草丛生的耕地,而周边的耕地上种满了稻谷等农作物,从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开通后这一景象持续至今。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勘察后发现,上述两块耕地面积约有两百多亩,地块边缘堆了不少建筑石块,附近村民拿农具在地里挖了几下,泥土中有大量水泥块和小石子被挖出,一些附近村民在地块周边开出小块土地用于种菜,而种菜前深耕土地时挖出的石头则被堆在路边。一位村民称:“2009年修沪杭高铁时,村子里临近高铁的耕地被征用来做了搅拌站和梁场,但铁路修完后耕地至今并没有被修复”。

记者联系到曙光村的一位村干部,其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当时签订的《沪杭铁路泖港段借地青苗补偿协议》,协议签订的双方是泖港镇人民政府和中交第二航务局有限公司沪杭铁路客运专线三标项目经理部。

新建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运营长度158.8km,2009年4月15日开工建设,2010年10月26日通车运营,工期历时18个月。经铁道部招标,线上工程由中铁一局等7家单位中标,中交二航局也中标承担了其中一部分,承担的部分正好处于曙光村附近。

根据这份协议,中交二航局将泖港镇四个村的土地征用为施工临时用地,中交二航局根据市、区有关征收集体土地财务补偿标准支付了各种补偿费用共计333.4744万元。协议还规定了借地使用期限为12个月,自2009年6月15日算起至复耕验收合格,同时写明若需延长借地使用时间,则按累计借地时间,按有关规定重新计算并补交借地费用。

2010年10月沪杭高铁开通后,作为施工单位的中交二航局本应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对被征用的耕地进行复垦,但曙光村这块276.05亩的临时占用耕地至今未得到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早在1988年国务院就颁布了《土地复垦条例》,该条例在2011年时重新做了修订,国土资源部也曾多次发文对“土地复垦”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国家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凸显下,土地复垦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

上述村干部称,“其他三个村因征地面积小,问题已经解决,而曙光村涉及两百多亩地,复垦几乎没有开始,现在中交二航局的项目经理部都已拆掉,我们都无法联系对方”。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中国交建陷复垦纠纷 松江276亩地荒废超2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3-01-08 07:51:00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一块276.05亩的耕地竟然被荒废超过2年,这块耕地当初因修建沪杭高铁被临时征用后,本该由施工方中国交建(601800,SH;01800,HK)下属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二航局)完成复垦,但该公司被指在没有向当地政府递交完整土地复垦方案,没有签订土地复垦协议,甚至没有与地方政府就土地复垦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私自开工、私自复垦、私自撤离”,该耕地也至今未通过相关部门的复垦验收。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