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数字化、职业化双提升促进居住服务者共同富裕的建议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22-03-11 16:52:41

共同富裕从劳动者角度看,即劳动者为消费者提供可预期的优质服务,获得持续稳定收入。然而因为我国居住服务者技能水平偏低、服务能力分化等问题突出,导致服务质量与稳定收入难以保障。为此,建议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打通企业培训与落地服务业技能行动,推动居住服务者服务能力的均等化,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一、中国居住服务者能力差异大,实现共同富裕挑战大

(一) 居住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居住服务业涵盖住房开发、交易、租赁、物业管理、房屋装修、保洁搬家、养老等领域,影响着城镇家庭的居住体验。

随着城镇家庭对美好居住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居住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仅法人单位就业的居住服务者超1800万,约占全国全部单位就业规模的5%;就业贡献率由2003年的2.4%上升至2018年的5%,2003-2018年就业规模复合增长率8.8%。此外,近七成居住服务者来自农村。

(二) 居住服务者能力不均等,职业化、数字化转型难度大

过去30年,我国居住服务业迎来快速发展。然而,不同于发达国家先职业化再数字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中国居住服务者需同时应对职业化与数字化双重能力转型的挑战。这也极大地制约了居住服务者获得稳定、高质量收入的能力。相关调研也表明,除家装设计师外,居住服务者平均收入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

当前,居住服务者整体专业水平偏低,难以转换为可持续稳定收入。以经纪人、家政为代表,人员流失率高,从业年限2年以内占比半数以上,大量服务者的专业技能沉淀不足。此外,近半数服务者转行而来,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居住服务者专业能力差异大,数字技能鸿沟突出。超五成家政、维修服务人员40岁以上、初中学历;超四成家装工人从业年限超10年。学历低、年龄大、职业固化等因素,制约其数字技能转型,阻碍其通过劳动技能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共同富裕。

(三) 服务者人才技能政策力度不足

中国政府重视劳动者专业水平和技能,但服务业政策力度不足。2021年1月,人社部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9月,人社部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12月,人社部、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但相关政策均以制造业技能人才为导向,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重视度、系统性欠缺。这不利于服务者服务能力均等化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利用数字技术与企业培训推动服务能力均等化的相关建议

建议从数字技术、加快学分银行建设,打通企业培训与落地服务业技能行动三方面推动居住服务者服务能力均等化。具体而言:

(一) 充份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与促进终身学习。一方面,借助数字技术丰富在线教学效果。借助VR/AR、AI技术,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个性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建设居住服务业终身学习平台,开设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和学习分,使居住服务者便捷、均等化获得教育机会,并基于账户等级与学习分提供激励。

(二) 学分银行打通认定企业的培训。加快千万居住服务者职业化进程和服务能力均等化,需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内部培训以及其他职业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具体来看,将经认定的企业内部培训体系纳入学分银行,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居住服务者可通过企业培训学学分转换为相应学历证书以及技能水平证书。

(三) 落地服务业技能行动和配套政策。协同用工企业、平台企业、政府以及协会多方力量,完善居住服务者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体系,健全居住服务者职业技能发展通道和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具体试点项目,如薪酬引导、职业资格证书更新、居住服务业产业学院建设、居住服务业职业培训体系构建等具体举措,实现人力资本均等化投资与增值,最终实现居住服务者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李彤)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关于以数字化、职业化双提升促进居住服务者共同富裕的建议
来源:中国网地产2022-03-11 16:52:41
共同富裕从劳动者角度看,即劳动者为消费者提供可预期的优质服务,获得持续稳定收入。然而因为我国居住服务者技能水平偏低、服务能力分化等问题突出,导致服务质量与稳定收入难以保障。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