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0年城市体检报告出炉 23项指标优于参考值

来源:成都日报 2021-01-27 10:11:18

成都2020年城市体检报告出炉 23项指标优于参考值-中国网地产


城市体检工作是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城建”的基础性工作。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20年度成都城市体检报告已经出炉,成都“健康指标”如何?

城市如何体检?
由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组成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城市体检由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三个部分组成。

2020年,成都市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自体检工作。

按照2020年“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的主题,完成并报送了城市建设领域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专题调研报告,并结合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要求,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八个方面,建立了50+13的市级体检指标体系,完成了《成都市2020年城市体检自检报告》编制。

同时,成都配合第三方机构,以手机APP的方式开展了包含58项问卷内容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回收了有效问卷6108份。

体检结果如何?
37%指标优于参考值 25%指标存在一定差距

“63项指标中,人均生态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城市绿道长度等23项指标优于参考值,占比37%;城市人口密度、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等24项指标与参考值基本持平,占比38%。平均通勤距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管网普查建档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城区积水内涝点密度、居住区停车泊位与小汽车拥有量的比例等16项指标,与参考值存在一定差距,占比25%。”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检报告显示,成都在创新活力方面表现突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多元包容、风貌特色还有提升空间;安全韧性、交通便捷、整洁有序存在一定短板,需重点关注。

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评价较高的占71%,一般的占26%,满意度较低的占3%,主要为小汽车停车位数、房价房租可接受程度等。问卷结果与自体检结果基本一致。

下一步怎么做?
将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重要依据

成都提出,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统领,突出精准治理和长效管理,用城市体检促进城市问题解决,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立城市体检长效机制,做到“诊疗一体化”。要按照住建部对城市体检工作“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城市体检和动态评估体系;聚焦体检发现的关键“病症”,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系统研究、科学分析和提前研判,尽快拟定整治方案,按照“一题一策”落实责任部门,推动城市短板问题实现标本兼治,提升城市系统科学治理水平,切实回应群众期盼。

强化城市体检技术支撑,要充分借鉴利用第三方体检采用的超算、人工智能、遥感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体检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设成都市城市体检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市级相关部门信息平台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分区域采集汇总动态指标数据,运用大数据准确分析、科学研判,系统精准地治理“城市病”,并嵌入“城市大脑”推动城市智慧治理。

拓展城市体检结果应用。要将城市体检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将城市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城建工作计划、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依据,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资源投放精准度,用城市体检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要系统总结宣传城市体检、城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都经验。

成都城市体检大事记

2019年3月

住建部在全国选取11个城市开展城市体检试点,成都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

2020年5月

城市体检工作写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了成都市政府对各部门、区(市)县的考核目标。

2020年6月

住建部印发《关于支持开展2020年城市体检工作的函》在全国推广城市体检工作,成都被选定为36个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之一。

本报记者 袁弘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成都2020年城市体检报告出炉 23项指标优于参考值
来源:成都日报2021-01-27 10:11:18
城市体检工作是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促进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城建”的基础性工作。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