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审议 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最高罚50万

来源:羊城晚报 2020-09-29 16:49:18

如何更科学地推行垃圾分类?9月28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审议。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规范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政府拟订了《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

修订草案共八章57条,提出将全省生活垃圾的分类统一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增设“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等举措;对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最高罚款上调至50万元,个人罚款最高500元。

建议增加激励措施 鼓励居民分类投放

“这是什么垃圾?”关于垃圾分类,各地标准不一。为提高分类便利化水平,修订草案根据2019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将生活垃圾的类别修改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同时明确四类生活垃圾的处置要求和规范。

在征求意见和调研过程中,多地市建议不要具体规定各类垃圾的范围,为各地因地制宜调整各类垃圾的范围留有余地。修订草案对此也作出修改,明确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因地制宜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修订草案还细化分类处置要求,明确禁止混合收集、运输已分类的生活垃圾,鼓励跨区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

审议中,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出建议,增加鼓励居民分类投放的激励措施。

拟限制过度包装 推广无纸化办公

对比条例,修订草案专门增设“源头减量”一章,提出增设“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

如何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修订草案明确,要限制过度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废弃物的产生;推行净菜上市;促进快递、外卖包装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再利用;旅游、住宿、餐饮等行业应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推广无纸化办公等。

修订草案还要求,将源头减量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活动的第一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规定生活垃圾的产生者应当依法履行源头减量义务。

审议中,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建议,应将“限塑令”纳入源头减量相关举措中,增加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条款。

强化执法监管力度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

修订草案强化了执法监管力度,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其中,对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修订草案根据固废法提高对单位的罚款幅度,由《条例》规定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提高到“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并在固废法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对个人罚款的幅度为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对混合收集、混合运输已分类生活垃圾的行为,根据固废法将罚款幅度由《条例》规定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提高到“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修订草案还对违反清扫义务的行为新设处罚,规定未履行卫生责任区域清扫义务的,可以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审议中,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建议,保留条例中关于擅自关闭、闲置、拆除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置设施的法律责任,明确罚则。加强与民法典的衔接,增加“从建筑物中抛掷生活垃圾的,从重处罚”的内容。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审议 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最高罚50万
来源:羊城晚报2020-09-29 16:49:18
如何更科学地推行垃圾分类?9月28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审议。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