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来源:北京晨报 2018-06-28 11:27:50

政策红利+技术驱动

近期多重利好政策相继发布,强力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积极利用技术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成本,为市场注入活力,小微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据工商总局此前发布的《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的动力。

小微金融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具备高成长性,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7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1.02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545万户。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点内容之一。

政策红利 充分释放

银监会在《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工作目标,提出“三个不低于”: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17年银监会力推大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聚焦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领域。

今年6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而紧接着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发布23条利好政策支持中国的小微企业。

技术驱动 效率提升

在笔者看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效率,科技应用是关键,特别体现在服务触达、风控和运营等环节。

在服务触达方面,近年来,小微企业集中向线上转型,聚集在B2B电商平台或自建官网和手机App,因此,面向小微客户的金融服务也需要向线上转型,建立线上批量获客的能力。

在风控方面,小微企业征信数据的采集和解析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维度和个人维度,建立较为复杂的模型。企业信息包含的税务、交易、应收应付账款等核心数据,以及司法、工商等公开信息。对于交易已经实现线上化的小微企业,这些数据更易于实现线上化采集处理,可以大幅提升线上风控的精准度和效率。而对于未实现线上化交易的小微企业,实现线上风控有一定难度,还是需要依靠线下实地调查,以及供应链金融的控货能力。而个人信用领域的大数据风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成熟的模式。

在运营方面,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提升效率必须实现业务流程化、自动化的程度,需要模块化的系统和标准化的接口,实现数据的及时传输和监控。

小微金融服务的线上化目标牵系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科技转型战略,需要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协作实现。

银行具备天然的资金成本优势和稳健的风控优势,在利用技术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可以借力科技公司,让服务更加快速落地。科技公司能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针对小微金融细分领域建立精细化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通过模块化的系统,连接银行和小微企业,帮助银行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小微客户,协助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和交易结构的设计,实现更加科学的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体验和服务效率,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以利好政策为外力推动,以科技内核为本质变革,在内外多重力量的全方位推动下,小微企业的发展潜力将在更好的商业环境和融资环境下,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量化派研究团队研究员 沈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小微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来源:北京晨报2018-06-28 11:27:50
近期多重利好政策相继发布,强力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积极利用技术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成本,为市场注入活力,小微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