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穿马甲”变身购房首付贷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17-09-26 16:13:00

原标题:消费贷“穿马甲”变身购房首付贷

日前,江苏、北京、深圳三地银监局和人民银行分行先后发文,提示辖内银行个人其他消费贷款大幅增长,存在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并要求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月均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按揭贷款)4677亿元,相比去年下半年减少500亿元;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月均)为39%,相比去年下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同时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8305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消费性贷款的爆发式增长,或多或少与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有关。尤其是在今年一二线城市陆续推出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之后,虽然消费贷用做房贷被政策明令禁止,银行也有较为严格的风控手段,但从结果上看,依然存在“漏网之鱼”。

首付不够消费贷来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北京市内房屋买卖中介后发现,此前为促进成交量,部分中介开始向购房者推荐首付贷、抵押贷,以及垫资业务,自2016年首付贷被监管部门叫停之后,已经鲜少有中介或者金融机构直接提供。不过,不少消费贷款经过操作后化身为首付贷,开始流入房地产市场。

多家中介的房屋买卖经纪人均向记者介绍,如果购房者存在首付款项不足的情况,中介可以帮忙进行所需款项拆借。如果购房者名下没有房产,还可以通过多笔信用贷的方式凑齐首付款项。

西坝河附近一家中介的经纪人透露,可以协助购房者在不同的银行办理2到3笔不超过30万元的信用贷款,贷款利息在5.5%左右,还款周期5年。如果购房者名下有房产,在提供房产证的情况下,单笔贷款的最高额度可以达到50万元,利率在4.5%左右,同样是5年的贷款周期。该经纪人介绍,这些贷款不会涉及到个人征信使用,购房者后续的房贷仍然可以正常进行。

在问到这些消费贷款的具体使用时,几家中介的经纪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由于银行对消费贷款的用途严格监管,再加上部分银行的消费贷款不允许提现,中介可以通过中间企业帮助购房者进行贷款转换。“我们可以通过中间平台把贷款转成其他用途或者直接提现到你的账户,只要缴纳大概0.5%的‘通道’费用就可以。”另一名中介经纪人称,这样一来,系统监控的每一笔资金看起来都是合法合规并有明确用途的。

银行自查效果难言理想早在今年一季度,多个监管部门就曾联合表态,严禁“穿着各种马甲”的首付贷流入房地产市场。3月底,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市住建委、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四部门曾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对使用首付贷等金融产品加杠杆的客户,应拒绝发放贷款,严禁以消费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名义贷出资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严查消费贷流向房地产市场,是对楼市调控的一个重要补充,也释放出楼市调控不会松动的信号。目前,北京楼市出现企稳态势,若市场出现反弹,不排除调控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多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从市场情况的反应来看,个别银行发放的上述两类贷款确实存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不排除未来央行同银监会也会出台相关的意见,指导银行规范个人消费贷款,防止消费贷款继续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从日前北京、江苏、深圳三地银监局发布的文件来看,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事情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9月5日,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印发的通知中,要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其中明确要求银行自查对象为单笔20万元以上消费贷,并着重关注房抵贷、短期内办理2笔及以上消费贷款、贷后短期回流至借款人账户等7项特征。江苏、深圳等省市也相继发布了相关的监管通知。

上述银行内部人士认为,尽管各地银行已经在积极落实监管要求,且一些银行早已定期开展自查行动,但自查效果难言理想。在他看来,监管更加关注长期、大额消费贷款,至于监管对于违规存量业务的处理和增量业务会做何调整,目前无法得知。

资金多次转账后难追查作为消费贷发放的源头,银行又该如何规范消费贷的审核和发放?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银行的普遍做法是,针对30万元以上的抵押贷款,在放款时要求只能刷卡或委托支付使用,如此一来可以通过系统监控到每一笔与该银行卡有关的交易动向,一旦资金出现可疑操作或流向房地产市场,银行会立马收贷;3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对于选择提现的用户要求在申请时明确贷款用途,并提供后续消费小票供贷后检查,一旦出现实际用途与申请用途不符的情况,银行会启动系统追查资金流向,如果违反监管流入房地产市场,也会实行收贷。

“尽管银行出台了相应的资金流向监管措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仍然有一定难度。”招商银行负责贷款发放的一名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贷款人有心将卡内的资金通过多次转账或者其他避开监管的方式提现,系统很难对后续的每一笔交易都进行核查。至于额度略低的信用贷款,虽然银行要求贷款者明确贷款用途,但是事实上也很难对每一笔交易进行核实。“真正对每一笔贷款实现实时监控或者事后监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现在来看,主要还是依靠购房者的自律。”

“对于一些急需提升业绩的银行工作人员或者银行来说,即使他本身知道这笔贷款有可能会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是在贷款带来的利益面前,也不会太在意这件事。”该业务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按揭贷款的利率本身要比消费贷款低,楼市政策收紧后,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推广消费贷。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有一些漏洞被部分中介和机构所利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消费贷“穿马甲”变身购房首付贷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7-09-26 16:13:00
多家中介的房屋买卖经纪人均向记者介绍,如果购房者存在首付款项不足的情况,中介可以帮忙进行所需款项拆借。如果购房者名下没有房产,还可以通过多笔信用贷的方式凑齐首付款项。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