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五条”持续发酵冰城银行迎房贷大军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3-09-29 17:47:00

银行房贷业务咨询超储蓄

  连日来,受房地产调控“国五条”消息影响,我市各区房产交易所和二手房中介机构持续“爆棚”。而在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房产“国五条”细则中除须缴纳20%个税外,还有一条“重伤”改善型置业者,即明确提及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可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近日,冰城多家银行个贷部门迎来了“房贷大军”,咨询及办理房贷业务的人数剧增。记者在对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各家银行暂未接到二套房贷政策调整的通知,依然执行首付比例最低六成、贷款利率最低1.1倍的标准。

  “现在每天来咨询贷款的市民比较多,大约是以前每日接待人数的3-5倍,市民咨询问题也大都与‘国五条’中关于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的规定有关。目前我们还没接到总行关于二套房房贷政策调整的通知。”农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个贷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受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国五条”细则影响,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均有可能提高。记者联系到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哈尔滨银行等我市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均表示“我行暂未实施房贷收紧”。据建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行第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仍为房价的6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1倍。同时,首套房贷对信用良好的客户最低可打九五折,若手续齐全,当天即可放款,对个人房贷持续支持。据了解,对用于购第二套房的贷款,我市多数银行可在一星期内放款。

  据了解,目前,5年以上贷款的基准利率为6.55%。假设消费者将购买的第二套房产价格为80万元,按首付为房价60%、利率为基准利率1.1倍、10年期限计算,需48万元首付,并支付129924元利息。假设首付提升至房价70%、利率提升至基准利率的1.3倍,则需56万元首付,并支付利息117309元。

  对此,业内人士提示,打算贷款购第二套房的消费者,可考虑尽快办理贷款,规避未来潜在的高首付和利率提升。“但楼市新规中针对置业者个人首套房的限制基本没有,银行政策方面也常常给予首套房置业者优惠,而且还有公积金这样一个实惠的房贷方式,所以对于首套房置业者不需要担忧。”

  冰城银行二套房贷暂未调整

  3月6日,“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第3个工作日。记者在一家国有银行的个贷部看到,前来咨询和办理房贷业务的人络绎不绝,昔日冷清的个贷柜台如今比银行基本金融业务办理大厅还热闹。由于房贷咨询台区域并没有像一楼金融大厅那样设置了很多座椅,很多咨询者只能站着等候。

  记者采访到李阿姨时,她正站在人群中焦急的等待仅有的几个咨询位置。早已习惯了和工作人员一对一交流的李阿姨感觉非常不适应。热衷于投资房产的李阿姨是银行个贷部的常客,由于经常来咨询房贷事宜,和不少工作人员也都十分熟悉。“以前我来咨询问题,一问就是一个下午,现在这么多人排队等着,我都不好意思多问了”,李阿姨闷闷不乐的说道,“我主要是咨询下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问题,因为不少人都在说银行二套房首付比例马上要涨至7成,那我可就真的买不起房了”。

  记者留意到,在几个中年市民身后还有一对年轻的小情侣,他们也在等候咨询房贷的相关事宜。“其实我们对于‘国五条’具体的细则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听同事说银行贷款政策可能要收紧,我们俩贷款买房主要是用来结婚的,不能因为贷款的事耽误‘人生大事’,我们今下午特意跟双方单位告假来银行咨询的”,小陈焦急的向记者诉说道。小陈表示,虽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国五条”对他这类个人首套房的置业群体并无影响,但为了保险起见,他依然决定在“国五条”落地青岛前贷款买房,以求不影响他们的正常婚期。

  记者在走访几家银行后,记者发现每家银行的个贷部都有不少人正在办理房贷手续或咨询房贷事宜的市民,多数人都是年龄在40-5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有小部分年轻的市民。记者采访得知,不少市民都是担忧“国五条”会让自己置业计划变得“昂贵”,提前来银行“打探”贷款政策的现状。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国五条”持续发酵冰城银行迎房贷大军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3-09-29 17:47:00
据建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行第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仍为房价的60%,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1倍。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