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境旅游人次预计超600万 带动境外消费

来源:地产中国网 2016-12-28 09:45:00

原标题:春节出境旅游人次预计超600万 带动境外消费

随着旅游消费进入“刚需时代”,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携程旅游近日发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将成为旅游过年、出国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预计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

消费外流难以扭转。去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刷出”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儿童感冒药、丝袜、指甲钳、保温杯、电动牙刷、钢笔等一大批低价日用品纷纷登上“热卖品榜单”。

分析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产能过剩但有效供给不足,难以应对正在升级的消费市场。此外,高企的国内价格也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年人均出游近4次

与未至先热的2017春节黄金周相比,已经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热度空前。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国庆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5.93亿人次,同比增长12.8%,累计旅游收入4822亿元,同比增长14.4%。10月1日至7日,出境跟团游客总数量约为139.9万人,日均团队出境游20万人,同比增长11.9%。

“国庆节期间大部分国内游、出境游线路的价格都保持平稳甚至有所下降,有利于旅游消费。”携程旅行网相关负责人说,以杭州、上海为代表的一些热门线路吸引了上万游客报名,华东地区成为今年的新热点,上海迪士尼迎来首个黄金周,G20也使得杭州成为很多国内游客的首选。

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上半年旅游统计来看,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590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按照国家旅游局测算,2016年全年国内游、出境游人次将达到近45.2亿人次,年人均出游次数近4次。

“旅游已进入老百姓常态化的消费选项,并进入目的地居民常态化的生活空间。正是在广大老百姓消费的推动下,旅游加速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并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重要支撑。”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当前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超10.8%,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

消费升级倒逼市场转型

在手机APP上订机票,在Airbnb上选民宿,上网“租”个导游……记者采访发现,在大众旅游时代,游客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多年前随着旅行团“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地观光式游览早已无法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国内旅游市场也在顺势而为,转型升级。

“手机上的虚拟现实能让你身临其境完成选房预订,房型、朝向、楼层等信息一览无余,所见即所得;人脸识别与智能门锁则将身份信息定向授权+虚拟身份证+人脸身份特征融合,只需刷脸即可入住,凭安全码就能打开房间的智能门锁……”阿里旅行相关负责人描绘了未来入住酒店的“炫酷”画面,“这就是所谓的未来酒店2.0战略,它实现了从用户端到资源端,从酒店产业运营链条到行业生态的全方位打造。”

在景区层面,高德地图与乌镇、古北水镇两景区合作,上线“智慧景区”服务,以解决游客在景区容易遇到的迷路、拥堵、排队、信息滞后等问题。高德集团产品部副总裁陈永海说,在高德地图APP的“智慧景区”服务中,古北水镇的地图比例尺可以放大到100米,随后出现导览,游客可以使用导览寻找停车场、商店、卫生间、酒店,还可以根据实时更新的人流热力图避开拥堵路线。

“在2015年市场数据中,旅行社组织的游客数量只占到全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的不到3%,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游客采取了自助旅游,以自由行的方式在目的地体验异地的生活方式。”戴斌说,整个与旅游关联的酒店、餐饮、景区、旅行社等都在向“旅行服务”这个概念转变。

记者采访发现,在消费升级“倒逼”之下,更多突出品质、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认可。因《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在主题公园领域多项指标上连续超越香港迪士尼,2015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780万人次。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春节出境旅游人次预计超600万 带动境外消费
来源:地产中国网2016-12-28 09:45:00
随着旅游消费进入“刚需时代”,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携程旅游近日发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将成为旅游过年、出国过年史上最热的春节,预计出境旅游人次将超过600万。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