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0月13日,远洋集团(03377.HK)发布公告,远洋集团联合数家国际投资人(包括全球主权财富基金与机构投资者),拟共同出资参与设立总规模为14亿美元的核心写字楼基金,专注投资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成熟甲级写字楼项目。
中建携中海,大地之上的城市杰作
“建筑高度的背后,是一个城市的梦想。”世界高层建筑奠基人、芝加哥建筑学派代表人路易斯·沙利文曾这样定义建筑高度与城市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天际线不断刷新,地标性高楼争相涌现。
欧洲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曾指出,企业若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在“第一曲线”的高峰即极限点和失速点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的业务道路,打造自己的“第二曲线”。
本次论坛由国际资产管理协会(IREM)与国际注册商业地产投资师协会(CCIM)联合主办,莱顿商学院、辽宁空间家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沈阳独角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富力集团、宝能GFC、中粮广场、福融地产、市府和鸿广场特别协办。1000余名地产精英共享了一场商业地产的思想盛宴,全方位探讨沈阳商办地产未来发展方向,把握新商机,促使沈阳地产行业进入存量价值和创造价值时代。
今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今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强化前海合作发展引擎作用,建设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7月14日,由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和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 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GCREC)楼宇经济分论坛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茶畔厅圆满举行。
成都通过标准化树立楼宇高端发展导向,引导楼宇行业自律规范,进而成为推动楼宇品质提升,提高楼宇产业集聚度、融合度、贡献度的重要突破口。
龙湖智慧服务进驻小米6期项目,为小米6期提供包括泛行政服务在内的综合物业服务。这是龙湖智慧服务进军商写市场之后接管的首个互联网企业办公楼项目。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王盛表示:“楼宇经济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现代产业体系水平、服务业聚集程度的重要标志,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城区一栋高级商务楼宇的产值相当于郊区7.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企业产值综合,因此北京发展楼宇经济在实现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在这个大背景下,成立楼宇联盟的意义尤为重大。”
北京CBD成功吸引了全球3大信用评级公司、北京电通等40余家重点企业落户,合计注册资本约350亿元。
北京CBD管委会创新六大考评模块,科学量化测评楼宇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并授予相应的星级标识,引导楼宇提升品质,为区域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和更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
11月18日下午,全球领先的房地产顾问第一太平戴维斯携手国际商业地产百年行业代表BOMA中国举办的《楼宇外围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指南》和《应急预案指南》专业论坛在北京IFC大厦完美落幕。此次两大行业权威以业内顶级资源和百年行业经验为中国商业地产带来国际最佳实践,全面提升中国商业地产资产管理运营能力。
继去年11月《国际房产测量标准》(IPMS)发布后,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代表国际房产测量标准联盟 (IPMSC),协同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中国分会(BOMA China)与北京仁达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于今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告中文版IPMS面世,旨在推动中国房产测量与国际化标准的对接,满足中国市场对统一、透明、可比的物业测量信息的需求。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九家知名机构权威发布2014年上半年《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报告》,联合调查机构包括BOMA (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CoreNet Global (全球企业不动产协会)、中购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明德会、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商业发展研究所、中房商学院、中国写字楼网、自媒体平台商业与地产,以及数据收集支持机构RICS(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报告》分为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中国商业物业信心指数以及中国写字楼信心指数三大部分,以直观的专业分类信心指数为业内人士深入分析国内商业地产的现状,从而探讨中国商业地产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报告》通过全球领先的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 - 汤森路透的金融资讯平台全球发布,为国内外的投资商、开发商及零售商等提供中国商业地产决策参考。
近日,中国商务写字楼等级评价标准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会上发布了《商务写字楼等级评价标准》,已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毛大庆认为,北京万科必须学会经营资产的能力,哪些产品需要“货如轮转”,哪些产品需要“金屋藏娇”。房地产在北京还有很长的未来,但一定要立体经营,多元化发展。】
节后,当“香港房价跳水”、“内地房价悄然下跌”等“危言”甚嚣尘上之际,苏州市政府却祭出新政剑指商业地产。近日,苏州市政府发出一纸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商业房地产项目监管”,对于可分割出售类的商业地产项目,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将冻结不低于30%的面积;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者,则按地上面积3万平方米冻结,冻结期间不得销售、抵押、转让,期限为三年。同时,还将提高新建商业房地产项目货币资本金监管标准以及全面禁止“售后包租”。
节后,当“香港房价跳水”、“内地房价悄然下跌”等“危言”甚嚣尘上之际,苏州市政府却祭出新政剑指商业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