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3月21日上午9点,装修极具工业风格的前锦站站台驶入一列“典雅紫”装饰的电客车,福州地铁5号线后通段正式开启空载试运行之旅,这也标志着福州地铁5号线即将全线通车。
2023年的“五一”旅游热,比以往年份来得更早一些。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最近30天,“五一”相关产品的用户搜索量增长50.34%;“五一”相关旅行产品预订周期较去年提前,其中选择提前2个月预订“五一”期间酒店的用户较去年同期增长22%。携程平台数据则显示,“五一”游预订已经逐步起色,截至2月28日,预订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整体旅游订单量已较去年同期的订单量增长150%。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9月23日,澎湃新闻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人民政府网站获悉,9月15日,该县印发《田东县进一步鼓励居民在辖区内购买新建商品房奖励及补贴方案》(以下简称“新方案”)。
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现金流来源。近日,各地纷纷升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增强预售资金流向透明度,进一步将其关进了“保险箱”。
2022年8月22日晚间,迪马股份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迪马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2.19亿元,同比增长6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32.99%,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同时,半年报显示,迪马股份有息负债降低近15亿元,100%按时交付项目。
8月22日,迪马股份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释放的政策信号尤为重要,对当下市场普遍关切的疫情防控、下阶段经济工作重心、房地产及平台经济后续政策取向等问题作出了全面回应。
稳”为下半年房地产政策第一要务
如何提振信心和扭转预期?还需进一步因城施策出台和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降低交易环节税费成本等。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激活市场交易量。
如何提振信心和扭转预期?还需进一步因城施策出台和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大信贷的支持力度,降低交易环节税费成本等。这些举措都有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激活市场交易量。
针对近期部分城市出现的“停工断贷,楼盘项目停工或半停工”事件,有观点认为:如果取消现行商品房预售制,全部搞“现房销售”,购房者“所见即所得”,烂尾楼等现象就不会出现。
7月8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2022年房地产市场下半年展望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布会上提到,下半年房地产放松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宽松的政策预期将进一步支持房地产市场走向复苏。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明确表达了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为了房地产市场实现“三稳”,下半年政策首要发力点在于激活购房需求,包括刚性和改善性需求,各地将“因城施策”、群策群力。
4月29日,滨江集团发布《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包含公益活动、公司治理、服务社会与客户、员工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降首付比例、调整限购政策、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2022年上半年,中央不断释放稳地产信号,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发布频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地方打出“组合拳”,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布会上提到,下半年房地产放松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宽松的政策预期将进一步支持房地产市场走向复苏。
4月29日,湖南长沙市望城区金山桥街道金坪社区一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经过紧急救援,事故现场被困、失联人员全部找到,其中获救10人,遇难53人。5月7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对开展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全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2022年以来,各地楼市“因城施策”持续发力。刚刚过去的5月,放松性频次和力度再度加码,出台政策达140余次,尤其是放松限购的二线城市逐渐增多。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今年出台的楼市松绑政策已经涉及180多个省市地方,三四线城市占到七成以上。进入6月,政策继续密集出台,截至6月15日,已有55城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80余条。
近日,诸葛研究院发布《重点50城市场情绪指数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4月局部城市政策宽松效应显现,带动整体市场情绪稳中有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