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月14日,中国土地市场网公布陕西省西安市2023年度首批住宅地块出让清单,共计73宗地块,宗地总面积约327.676万平方米,该批次地块最晚拟供应时间为5月14日。
1月28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的数据增长了1.3%。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了连续49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2022年的成都楼市,人气贯穿全年,新房、二手房价格月环比多次双双领涨全国;成都二手房价格更是在年末创下连续7个月同比涨幅第一的纪录。
随着政策的发酵和疫情对市场影响的不断减弱,2023年天津楼市迎来了良好的开端,开年首月过半,供需两端的热情已经传导到整个楼市。
回望2022年,天津楼市表现不尽如人意,全年供应缩量,成交骤减。随着年末防疫政策优化,房地产回温趋势明显,在供应端也有了量的改变。
2023年广州楼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以及房地产行业利好信号的持续释放,今年元旦假期,广州各大楼盘的售楼部热闹了起来。据阳光家缘数据显示,元旦三天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广州新建商品房共签约517套,同比去年上涨约39.73%,网签面积同比上涨约46.10%,除天河区、从化区、越秀区以外,各区域的网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12月26日,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总体目标,适时完善现行住宅用地供应政策——这是日前自然资源部针对2023年土拍政策提出的新观点。笔者注意到,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推出了年内第五批集中供地并顺利拍出,不过未来“集中供地”的方式或将成为历史。
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总体目标,适时完善现行住宅用地供应政策——这是日前自然资源部针对2023年土拍政策提出的新观点。
郑州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的背后是当下郑州楼市依然低迷、购房者入市信心不足的现状。
2022年上半年,商品房新增供应以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和高新区为主。高新区、中山区东港板块住宅解除限购,但对销售促进作用有限。中山区住宅库存不足,公寓依旧是销售主力;高新区补充货量,主要集中在小平岛项目,目前在售项目少,加之价格高位,导致销量同比下降。金普新区供销高度集中在金州北部板块、开发区小窑湾,其中金州北部板块销量同比上涨48%,开发区小窑湾板块同比下降35%。甘井子区新增供应多点分布,科技城、体育新城贡献主要力量;销售主力为体育新城、科技城、大连湾板块,热点板块价格同比下降,多项目以价换量。
近日,亿翰智库发布《6月房地产行业月报》。报告指出,继5月宽松政策井喷出台,6月政策松绑的力度和频次都有所减缓,政策放松仍以限购、限售为主,对限贷的放松未进一步推进,且出台“三限”政策放松的城市数量减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转而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推动房票安置的方式间接的促进需求入市。
继五月多城楼市新政的密集出台,房地产又迎来了救市新对策——“房票”。与限购、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政策松绑不同的是,“房票”垂直定向于棚改居民。
当前,楼市下行的压力仍在持续,国内多数城市去库存攀升,楼市又一次进入高库存时代。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才落户政策》,杭州人才落户再次放开。
在房票安置过程中,尤应注意保护拆迁安置居民的权益。应合理引导安置居民选择房票安置,避免对房票设置过短的购买时限和苛刻的购买条件。
最近,房票安置成为房地产调控举措中的热频词汇。什么是“房票”?棚改安置居民接受拆迁补偿时,把拆迁补偿的金额以“房票”的形式发放给居民,居民可以凭发放的“房票”购买住房。
在降低首付、放开限购限售的同时,“房票”安置政策重出江湖,多地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拉动市场需求并加快推进房地产行业复苏。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至少20城探索实施“房票”政策。
在降低首付、放开限购限售的同时,“房票”安置政策重出江湖,多地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拉动市场需求并加快推进房地产行业复苏。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近日印发《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到了支持和鼓励群众合理住房需求、减轻企业开发成本、完善置业配套政策措施、优化房地产政策等方面。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