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去年住建部在“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要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另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更多的是政府发挥补位作用。”
中国2023年的首次降准来了。中国央行17日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下行持续一年多的中国楼市开始出现企稳信号。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多项房地产指标同比跌幅大幅收窄,甚至“由负转正”,楼市热度现回升迹象。
北京3月9日,在工业企业生产恢复加快,市场需求有所改善的背景下,2月份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持平;但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同比继续下降。
近年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概念越来越受市场关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房企关注重点。仲量联行日前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ESG表现》显示,国内房企在ESG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北京2月28日消息 随着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度的提高,同时在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驱动下,中国房地产行业由过去“价升量增”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向平稳发展新周期,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概念也随之越来越受市场关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房企关注重点。在此背景下,2月28日,仲量联行重磅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ESG表现》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开发企业在ESG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市场参与者持续关注并尽早纳入公司战略议程。
仲量联行重磅发布《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ESG表现》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开发企业在ESG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同时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值得市场参与者持续关注并尽早纳入公司战略议程。
仲量联行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长租公寓市场已迈入“快速成长期”的崭新阶段,市场迎来更多参与者并呈现多元化的产品和租赁客群特点。
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保持一致。LPR已连续六个月保持不变。
仲量联行14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重点20城中,四分之三城市在2023年的优质办公楼市场净吸纳量将同比提高,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办公楼租金在年内将恢复正增长区间,其他大部分城市降幅将显著收窄。2023年中国商业地产有望全面进入复苏通道。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绿色建筑在亚洲逐渐成为主流。中国绿色建筑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猛。
近日,仲量联行发布2022年度“中国40城办公楼市场指数”。
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后,中国经济总量在2022年再上新台阶。
1月13日,仲量联行13日在广州举行“2022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回顾与2023年展望”发布会,仲量联行广州商业地产部资深董事江婧丽表示,“广州办公楼租赁市场需求在2023年上半年预计将处于‘筑底修复’的阶段;而在下半年,随着刺激政策的全面落地、经济数据有望明显改善和市场信心的有序恢复,租赁需求将会实现较为明显的回暖。”
1月10日,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按照仲量联行的监测数据,住宅市场方面,全年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4%,项目表现分化加剧,高端一手商品住宅项目价格小幅上涨。办公楼市场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市场整体的租赁需求仍显谨慎,全年租金同比持平。长租公寓方面,租赁需求保持稳健,同时长租公寓受到投资者追捧,2022年全年大宗成交总数74宗中有15宗均为长租公寓。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商业地产投资有望回暖,办公楼、物流地产仍将受到青睐。
1月5日,仲量联行发布2022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报告。
北京1月5日,仲量联行5日发布的2022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及2023年展望报告显示,在高端住宅市场,尽管四季度交易活跃度受阻,2022年全年总成交量仍创五年新高。
北京1月5日,中国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