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在15日召开的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了解到,2023年上海市共安排市级重大工程正式项目191项,年度计划投资2150亿元,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年以来,建筑企业积极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批重点项目建设正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畅通……建筑业的复苏和转型升级,正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14日自国家开发银行获悉,今年1月该行发放中长期贷款超过2100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
近日,从浦东新区召开的“奋战60天,全面完成重大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动员大会”上获悉,至今年年底,浦东新区重大工程建设将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206.26亿元,竣工43项,开工61项,届时多个市政交通项目将竣工。
6月2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相关情况,明确将在八个方面出台具体措施。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从全球首个永久保留的冬奥会滑雪大跳台到启动空载试运行的地铁冬奥支线,从古色古香的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到北京冬奥公园开园,从首钢3号高炉变身全球首发平台到北京人记忆里的首钢厂东门复建……长安街西边,镌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工业奇迹已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倾斜。近段时间,不少地方晒出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单,超额或提前完成节点任务成为亮点。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8月24日召开的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到2035年,河北省将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智慧、绿色、平安、人文交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高效。
近期,上海、天津、贵州等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广西也公布了今年第三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170项重大项目。如何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的“压舱石”作用?下半年稳投资怎样继续发力?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21日,上海市2021年度第三批29项市区重大工程集中开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打造全国基础设施REITs产品发行交易首选地。丰富商品类基金产品,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加强管理人中管理人(MOM)、基金中基金(FOF)等产品研发。推动扩大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机构和产品范围,创新养老保险、养老信托等养老金融产品。
5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
上海房管局表示,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强化政策协同,深化完善房地联动机制,健全住房和金融联动机制。严格执行住房限购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监测预警和舆情引导,注重风险防范。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适配供需两端,打通流通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适配供需两端,打通流通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适配供需两端,打通流通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各行业积极行动,适配供需两端,打通流通堵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投资正火热启动。连日来,包括浙江、天津、湖南等多地重大项目迎来密集开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涵盖交通、能源、新型基建等领域在内的一批大手笔、大工程浮出水面。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