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样显示:房屋质量问题、不符条件强行交房、楼盘烂尾消费者“房财”两空等问题依然是商品房消费领域的“痼疾”。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商品房消费领域的问题尽管经过多年整顿,但依然“痼疾难除”。
多地持续出台形式多样的整治举措规范楼市交易,最终目的是形成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为消除房源信息不对称性,形成行业良性竞争格局,推行“房源联卖”模式即全行业共享房源势在必行。
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此前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商品房买卖、租赁、装修、物业等相关领域十大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此次中消协发布的10类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房屋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涉及商品房买卖、租赁、物业领域的共有7类。具体来看,这些不公平格式条款中究竟有怎样的陷阱和套路?
9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此前发布的《“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商品房买卖、租赁、装修、物业等相关领域十大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买房时遇到开发商变更项目、延期交付;装修时稍有不慎就被套路;入住后又碰到物业要求分摊公用费用……商品房领域已成为投诉“高发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商品房投诉5787件,同比增长23.31%。
中消协9月21日在官网发布商品房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
中消协21日在官网发布商品房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点评。中消协表示,扩大不可抗力适用范围为延期交房免责等十类条款“无效”。
今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房屋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俗称霸王条款),涉及装修公司将材料费转嫁给消费者、物业公司在物业管理费外要求业主分摊公用费用等。
年终岁尾,不少人收到了小区物业的催费电话,有些物业公司还在小区内挂出催费条幅……尽管手段五花八门,但仍有业主不买账。物业费是小区公共秩序维护、基本设施维修、环境卫生维持的根本保障。
近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正式发布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这意味着,家装第一次正式有了全国性标准。两部标准是由国标和行标的转化修订,填补了国内家装行业施工、验收方面标准的缺失。
中消协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部分房地产领域经营者仍未摆脱卖方市场思维,仍在利用自身强势地位,通过各种手段“压榨”消费者以图牟利。面对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相关经营者应当转变经营理念,以质量求发展,向服务要效益,立足长远发展,摒弃短视行为,严格落实相关法规。
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发布了《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对房屋质量、价外加价、违约、违规诱导购房人、中介等五大困扰消费者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发布了《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对房屋质量、价外加价、违约、违规诱导购房人、中介等五大困扰消费者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发布了《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报告显示,居住需求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消费需求之一,通常也是单笔支出最大的消费。普通消费者由于商品房交易频次少,相关知识比较缺乏,而房产交易中又关联金融等多个行业,使得商品房交易问题复杂化,消费者通过买卖商品房实现居住需求的同时,也经常发生消费纠纷。
中新经纬11月2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2日在其网站发布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梳理买房五大“避坑”指南。
11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时发布了《商品房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对房屋质量、价外加价、违约、违规诱导购房人、中介等五大困扰消费者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