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5月15日,中国央行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
5月11日,中国央行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729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多增729亿元。
4月20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20日在北京透露,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末,符合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条件的城市有96个。其中,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这些城市执行的下限与全国下限相比,大概低10到40个基点;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近期出炉的部分先行指标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延续至3月份,部分领域表现更超出预期。
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
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
北京4月11日,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2.36万亿元。
北京4月11日,中国央行11日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1%;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北京4月3日,中国央行3日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城镇储户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50.7%,比上季上升6.9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9.9%,比上季上升5.5个百分点。
北京3月17日,在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信号,部分城市迎来“小阳春”之际,中国央行宣布年内首次降准。观察人士认为,眼下恰逢楼市恢复的关键时期,央行降准对楼市信心恢复、房企融资改善等都有促进作用,楼市“小阳春”有望延长。
中国2023年的首次降准来了。中国央行17日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针对中国今年会否考虑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
针对近期反映较多的房贷提前还款难、预约时间长等问题,中国央行、银保监会2月9日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改进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合同约定做好客户提前还款服务工作。
2023年,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被视为中国楼市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
2023年,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被视为中国楼市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表示,以“慢撒气”的方式,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慢撒气”怎么做?这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国央行、银保监会10日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
2023年,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被视为中国楼市调控政策的重中之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近日表示,以“慢撒气”的方式,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
北京1月5日,中国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5日消息,中国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由于房地产下行时间过长,硬着陆风险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经济形成拖累。为防范地产行业硬着陆后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期中央多部门出台放松和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应对下行压力。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