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023年的“保交楼”任务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地产行业的新生态仍然时刻生长变化。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春节以来,人们的消费意愿得以集中释放,多地线下实体商业实现全业态复苏,商圈客流激增,餐饮、影院、购物等消费持续升温,着实超出了许多经营者的预期。在业内信心逐渐增强,熟悉的商业氛围回归的同时,实体商业从业者们也在深度分析消费者需求,寻求更多创新改变。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商业地产投资有望回暖,办公楼、物流地产仍将受到青睐。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戴德梁行发布《2022年四季度北京写字楼零售市场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写字楼市场活跃度虽持续下滑,但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市场将逐渐恢复正常,市场成交量将迎来大幅提升,零售市场也将迎来快速恢复期。
2022年12月14日,第十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年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中国责任投资论坛自2012年由商道融绿发起,至今已走过整整十年的精彩历程。
世界500强企业租户面积占比30%以上,办公出租率达到80%,商业出租率约98%……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办公体量超过20万平方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表现出强劲韧性,出租率逆势上升。
过去一年时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和风险事件,加速倒逼企业探索新发展模式,未来行业发展的“下一站”在何方?
国民的居住需求也在不断更迭,如果说以前是“居者有其屋”,现在则变为了“居者优其屋”。
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委会创会会长、精瑞人居发展基金会主席聂梅生在《新时代 新征程 新人居》主题论坛上表示,在“租购并举”的背景下,引入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能够拓宽住房租赁发展的资金来源,激活更多市场化机构参与发展住房租赁。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王雨萧、申铖、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当前,各地加快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巩固“稳”的基础,蓄积“进”的动能,乘势而上拓展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空间。
近两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万科郁亮曾经在会议上指出,“2022之后中国房地产进入到黑铁时代”,这也就意味着曾经高利率、高周转、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利润承压,房企生存环境愈加艰难。
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之际,仲量联行发布此份报告独具特殊意义。
北京10月2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信息,“一行两会一局”已于近日召开会议,就维护楼市、股市、汇市健康发展,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上海脉驰文化将为海昌海洋公园、海昌文旅同时引入芭比、小马宝莉、小猪佩奇、小羊肖恩等多个国际知名IP。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7月25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国证ESG评价方法,发布基于该评价方法编制的深市核心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ESG基准指数和ESG领先指数。
自5月开始,楼市“松绑潮”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效果如何?据克而瑞统计,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1%,成交单月和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部分二线城市诸如苏州、杭州、南京等迎来轮动复苏行情。不过,福州、大连、南宁、昆明等整体成交尚在低位徘徊。
随着融资、税收、租购同权等各项利好政策的推进、实施与落地,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持续建设、长租公寓逐步迈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在“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一庄严承诺的感召下,租购并举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2月16日,仲量联行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亚太区资本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亚太区商业地产市场吸引直接投资17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投资交易额已经回升至2019年疫情前的高位水平。其中,中国市场表现突出,交易额同比攀升21%,达390亿美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