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以前的新房交付,百姓只能等缴费、被交房,精装变“惊装”、交付即维权屡见不鲜。为改变业主“先缴费才能看房”的不平等局面,打破行业潜规则,近年来,青岛探索试行“先验后收保维修”的新模式,让购房者收房告别“开盲盒”,推动建筑行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地产行业的“冰山期”,多数规模房企深陷负增长困局,金地靠什么实现生存与高质量发展?下文将详细解读金地的“4棒接力”新时期发展模式。
购买商品房的时候,购房者除了要关心房屋有没有产权外,最为重要就是房屋质量的问题,质量直接影响到居住的体现。那么,该如何鉴别房屋质量问题呢?
北京3月20日, 虚假宣传、霸王条款、新房漏水、墙皮鼓包、房屋开裂……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商品房消费领域的问题依然不少。
近期,华樾北京的业主就遭遇了这样的消费难题。
2023年的“保交楼”任务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地产行业的新生态仍然时刻生长变化。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同样显示:房屋质量问题、不符条件强行交房、楼盘烂尾消费者“房财”两空等问题依然是商品房消费领域的“痼疾”。
日前,张家口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张家口市城镇房屋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1月17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可以进行现房销售,继续实行预售的,必须把资金监管责任落到位。
2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51912件,解决915752件,解决率7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767万元。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提到,商品房消费领域的问题尽管经过多年整顿,但依然“痼疾难除”。
现房销售不能一蹴而就,更适宜逐步过渡。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在积蓄各方面力量力求企稳复苏,如果现房销售切换得过快,就可能会不利于企业缓解资金链吃紧的困境。因此,现房销售可以找准时机,因城施策,逐步推广。
2022年中国房地产业出现罕见的深度调整,全行业经历了一次出清周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去腐生肌”之后,随着供求重新平衡,房地产业也有望走向真正的良性循环。
近期,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并作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一系列部署,进一步提振了房地产市场信心。
2022年,是房地产行业极其艰难的一年,在新冠疫情及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叠加影响下,房企承受着巨大挑战。
经历了波澜起伏,房企们即将走完一个比拼“交付”的年份。
新房需要我们去验收,可很多人对新房的验收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样的房子才是真正合格的?
房屋的主体结构关系到房屋的整体质量,这个是最为关键的,如果你房屋主体结构有问题,意味着房子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直接没法入住了。虽然很多业主都知道房屋主体结构很重要,关系到业主的重大利益,但是大部分业主都不知道怎么判断到底自己家的房子主体结构是否有问题。
12月22日,以“存量时代,内容为王”为主题的2022~2023中国房地产新生态峰会暨中房研究院ICR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场活动由中房研究院ICR、365房评、365财经、北京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发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