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根据该建设实施方案,从今年起,本市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持续加大绿色生态屏障区拆迁修复力度,到2025年一级管控区内拆除村庄和园区面积达13.68平方公里。
日前,宁河区抢抓春季黄金施工季节,组织人员加快该区绿色生态屏障区三期项目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三期施工任务。
日前,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蓝绿交织,千年林城’是雄安新区森林城市总体定位。4年多来,雄安新区持续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目前,千年秀林植树面积达42.8万亩。”近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实际行动,经过3年奋力建设,绿屏成效凸显,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必将成为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生态财富。”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机芯艺术创作室主任李家琦感叹道。
本报讯(记者 夏颖 岳磊 田建 李妍)日前,天津市人大代表分批次深入西青区王稳庄镇,就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西青区委书记李清,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洪茹参加。
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都正深入实施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
本报讯(记者 刘平)8月18日,市政协组织部分住津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赴津南区、西青区调研考察我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情况,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职尽责凝聚共识,为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屏障重点任务建设建言资政。
本报讯(记者 魏彧 于春沣)13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深入津南区、西青区调研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情况,就下一步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本报讯(记者岳珊)记者日前获悉,“十四五”期间,滨海新区将不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提升海洋及海岸带、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推进“871”生态工程,到2035年,生态屏障区总体蓝绿空间占比提升至65%。
2021年底前,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水系连通、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造林绿化工程4600亩。
日前,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市将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2021年底前,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植树造林、水系连通、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造林绿化工程4600亩,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
多项指标超额完成,“四山”保护提升成效明显,江河湖库水质稳定达标,森林生态更加稳定……这是重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工程试点项目交出的“成绩单”,这也是全国唯一在大城市进行的生态修复试点——
天津把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作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着眼,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完善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绿色转型。
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以下简称“一绿地区”),既是遏制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发展的重点区,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承载首都功能的主阵地。
4月6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际竹藤组织主办,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等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在南京开幕,主题为“森林城市与城市生活”,来自11个国家、国内50个城市、相关国际组织的参会代表齐聚南京,围绕城市森林与居民福祉、城市生物多样性等话题展开讨论,分享森林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共研森林城市建设新理念、新模式与新实践。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付诸行动,荒山、沙漠变成绿洲的比比皆是。在看到绿化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拾遗补缺,精细治理。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在我国早已深入人心,付诸行动,荒山、沙漠变成绿洲的比比皆是。在看到绿化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拾遗补缺,精细治理。
安徽省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全面启动仪式25日在合肥市举行。记者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预计到2025年,四条生态廊道15公里范围内,规划增绿面积39.2万亩,提升森林质量493.2万亩。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