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本报即日推出“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系列报道,针对“从大拆大建向城市更新转变”“从重买卖轻租赁向租购并举转变”“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等方面探寻如何提升房地产业发展新内涵。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为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提供了坚实基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着力拉动投资、消费。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同时要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房地产市场相关工作时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这次会议传递出几个信号,为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期,淄博烧烤火了起来,对此网上有各种声音,借此引发了不少有关产业转型、营商环境、城市运营等探讨。
2022年远洋集团聚焦主业、精耕细作,稳步提升销售份额的同时,积极完成债务兑付,并持续承担社会责任,全年累计交付约5.5万套房源,夯实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称,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已出现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今年政府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在疫情冲击及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购房需求延迟释放;同时,房企信用危机频频爆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销售端表现乏力。不过,从2022年年初开始各地支持房地产的利好政策轮番出台,渐进式宽松持续上演。中央层面则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保交楼、稳民生”成为行业关键词。自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提“保交楼”至今,围绕“保交楼”已推出各项政策利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2年,“保交楼”首次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2022年8月,住建部、财政部及央行明确表示要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9月,全国2000亿元专项借款资金启动,“保交楼”资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2022年,“保交楼”首次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2023年中国经济怎么干?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此次重磅会议定调了明年经济工作,突出一个“稳”,明确五大政策,提出“四个敢”,释放出重要信号。
2022年第46周重点15城新房成交规模环比下降25.58%,大连、佛山涨幅居前
2022年第44周重点15城新房成交规模环比上涨4.31%,宁波、杭州涨幅位居前二
从年初住建委的“维稳”,到“保交楼”首进政治局会议,楼市的稳定已成今年政策风向标,其中“保交楼”已成为下半年房企的首要任务。
第43周监测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双双回升,北京新房成交量创年内新高
2022年第42周重点15城新房成交规模环比上涨185.55%,北京涨幅遥遥领先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