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新房成交降幅收窄,同比维持正增长
北京6月1日,受各地供地“减量提质”影响,今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土地成交规模下滑,但地价明显上涨。
5月23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发布了房地产月报,其中提到对于房地产的市场信心仍有待观察。
5月18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物业服务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资本市场物业板块表现较为疲弱,前10个月一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之中,11月随地产政策利好出台,下跌趋势被打破,出现一波较为明显的上涨,随后至今盘整。在此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市值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企业也不再追求盲目扩张,转而更加注重有质量的发展,优秀上市公司把握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实际,拓宽服务边界,补齐服务业态,夯实基础物业服务能力,在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持续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备受投资者关注。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以及前期疫情积累的需求释放,1-4月份全国住宅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均同比上涨。
万亿GDP城市是经济发展强市,也是人口增长“主力军”。
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扩大,房企新开工意愿不足
随着近两年来房企暴雷现象增多,行业信用风险频发,购房者在买房时对企业现金流安全及财务稳定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10日,易居研究院发布《30城房租排名出炉,无锡等4城租房压力最小》的报告显示,在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有7个城市月租金超过了1500元。
“五一”假期以来,各地文旅消费市场迎来意料之中的高增长,来自文旅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房地产销售整体表现平淡,各线城市表现分化,冷热不均的现象突出。
北京5月11日,中国国家税务总局11日在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到税务部门新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办涉税经营主体”)148万户,同比增长28.8%。
4月上海新房成交量下降2成,价格实现“二连涨”
4月新房成交环比下降超20%,低基期下同比维持正增长
南宁5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4日介绍,今年一季度,广西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投资604.85亿元(人民币,下同)。平陆运河、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等多个重要项目获突破。
在这50个城市中,有44个城市呈现了环比下降态势,相当于近9成城市楼市交易行情要比3月份弱。
经营服务业务的拓展是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推动房企向经营服务业务过渡,有助于企业拓展收益来源,更好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是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的较好选择。
报告称,本周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略有下降,同比保持增长,一线城市的销售复苏继续表现出持续性。土地市场同比量价齐跌,环比量升价跌,土地市场溢价率同环比均下降。
4月24日下午,华润集团召开2023年一季度工作会议。
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由“快复苏”向“稳复苏”模式的转变,楼市企稳回升步伐有望迈得更稳。1月17日,空中航拍福州江滨楼盘。当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
跟踪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成都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即便是在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进入调整周期,处于下行通道时,成都楼市总体相对平稳,在众多城市中的表现引人关注。今年以来,在国家统计局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中,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均涨幅居前。截至今年3月份,成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连续15个月增长。成都楼市呈现较为明显企稳态势的原因几何?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