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纵观长三角区域这一轮楼市政策调整,不同层级城市政策尺度不同,有的城市直接取消限购,有的城市则是放宽限购、限售政策,整体特征是因城施策。
受到疫情反复等因素干扰,今年年初开始的楼市恢复进程被打断,4月份楼市“小阳春”未现,反而出现“倒春寒”的迹象。
在政策放宽和疫情扰动的双重博弈下,4月中国楼市情绪指数呈现微升的趋势,扭转了3月份的跌势,不过仍位于市场观望区间。
多孩家庭贷款上限提高,追加购房资格,多地还有真金白银的房补拿……4月以来,50余地出台楼市新政,你考虑出手吗?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80城发布了房地产政策。截至4月26日,全国4月当月累积房地产稳楼市政策已经超过50次。
多孩家庭贷款上限提高,追加购房资格,多地还有真金白银的房补拿……4月以来,50余地出台楼市新政,你考虑出手吗?
短短一个月以来,多个省会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加入楼市调控松绑行列。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楼市宽松政策,从限购、限售、限贷、限价“四限”政策松绑到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等不一而足。
天津发布延续公积金政策的通知,这是属于政策的正常推出情况,但由于近期楼市整体表现偏弱,市场对于政策变动等方面较为敏感,其实本次天津发布新的通知,明确仅为政策到期后的重新印发,政策内容不变,但恰逢当前节点,同时天津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其楼市动态的关注度自然不低。
在坚持以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前提下,郑州打响楼市调控的第一枪,政策公布之后,部分城市也均放开风口,为楼市复苏注入了强大的力量。
央产房、军产房和小产权房等,是国家和地方特殊住房政策下的产物,在一定时期较大地缓解了本单位、本区域的住房矛盾问题。这类特殊性住房有个共同特点,即建设时未完全履行国家土地使用审批程序。
在去年多家房企出现债务危机,全国多地楼盘出现烂尾或面临烂尾风险的背景下,今年两会期间再次掀起对“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实行现房销售”的讨论。
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楼市回暖的带动下,2月份中国百城新房价格止跌转涨。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受连续多月楼市降温、交易下滑等影响,多地住宅库存持续上升。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11月底,中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1%。库存环比数据出现连续4个月正增长现象,而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当前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近5年多新高。
受连续多月楼市降温、交易下滑等影响,多地住宅库存持续上升。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70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数据显示,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超过半数,而二手住宅价格下跌的城市数量已接近样本总量的75%。与市场走势一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由正转负。
年内,已有郑州、深圳、佛山、上海、成都等20余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地明显收紧。
年内,已有郑州、深圳、佛山、上海、成都等20余地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地明显收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