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本市“十四五”期间又一重点建设项目——兴港高速公路在机械轰鸣中迎来年后开工。
岁暮天寒,挡不住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掘进、管片拼装、渣土外运……12月20日,由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轨道交通6号线土建11工区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田园大道站施工现场,车站主体刚刚封顶;车站西侧的盾构区间内,“奋进二号”盾构机已经始发,正全速推进;济南东站盾构机接收井也在同步施工。
11月9日,当代置业发布公告称,张雷自2022年11月9日起不再担任董事会主席。张雷先生仍继续担任执行董事。总裁及执行董事张鹏获委任为主席,自2022年11月9日起生效。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预披露公告显示,招商蛇口拟为上海招普置业有限公司实施企业增长,拟募集资金对应持股比例或股份数为30%,信息披露起止日期为2022年10月9日至2022年11月3日。
1月3日晚间,融创服务(01516.HK)宣布,终止收购第一服务控股(02107.HK)约32.22%股权的事项。
连续数月,房企资金流动性危机频繁爆发。在此背景下,孙宏斌未雨绸缪向融创中国提供4.5亿美元无息借款以此提振信心。
2021年前10月房企境外债融资规模同比下降37.4%至2471亿元。从宏观层面来看,近期央行等不断向房地产释放友好性,偿债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融创服务拟斥资6.927亿元(1.08亿美元)收购第一服务控股3.22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32.2%。近期,头部物企屡屡出手行业内多家优质企业,一方面是企业积极地并购策略集中体现,通过收购和自身业务发展良性互补的优质标的,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大宗并购案例是市场价值规律的外化表现。
伴随近月来的楼市降温,中国房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发债缩减,拿地也更趋谨慎。
伴随近月来的楼市降温,中国房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发债缩减,拿地也更趋谨慎。
伴随近月来的楼市降温,中国房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发债缩减,拿地也更趋谨慎。
伴随近月来的楼市降温,中国房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发债缩减,拿地也更趋谨慎。
伴随近月来的楼市降温,中国房地产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发债缩减,拿地也更趋谨慎。
遭遇债券违约、陷入流动性危机的当代置业选择出售旗下物业公司来换取流动性现金。
10月25日早间,当代置业公告称,于2021年到期的2.5亿美元优先票据本金及其应计但未付利息的还款安排未能达成,公司股份及债权证券也将继续暂停买卖。8亿股东贷款难解“燃眉之急”。
今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持续升级的金融监管,房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还债双重压力。为走出“阵痛期”,100家典型上市房企中,近半数都在今年上半年采取了降负债手段,更有44家房企实现有息负债负增长。
今年,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持续升级的金融监管,房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还债双重压力。为走出“阵痛期”,100家典型上市房企中,近半数都在今年上半年采取了降负债手段,更有44家房企实现有息负债负增长。
昨天消息,标普下调绿地控股集团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至“B+”,长期发行评级至“B”,展望均为“负面”。这已经不是本月第一家被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的房企。
10月14日,惠誉评级已将当代置业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与此同时,惠誉已将其高级无担保评级和未偿债券评级从“B”下调至“C”,恢复评级为“RR6”,恢复评级为“RR4”。
10月11日,一天内有三家房企发布债务违约及延期兑付等相关公告。在业内人士看来,融资环境全面收紧,新债发行不易,加上债务集中到期兑付,导致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