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泰禾集团目前未触发强制退市规定。针对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全力维护股价稳定。
经历了一年多的停牌,融创中国终于在4月13日早盘如期复牌。
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已于3月31日签订境外债重组正式协议。
这是2023年的首次降准,上次提出全面降准是2022年11月25日,降准幅度也是0.25个百分点。实际上,对于本次降准,还是有些超过预期的。
2月7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上通报了2023年重点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逐步提高预售门槛,以郑州、开封为试点,积极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
2月10日,建筑装饰公司ST广田(SZ002482)回复深交所问询函。
12月22日,以“存量时代,内容为王”为主题的2022~2023中国房地产新生态峰会暨中房研究院ICR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场活动由中房研究院ICR、365房评、365财经、北京房地产商会联合主办发起。
当前中国房地产业获得了高规格的支持。这绝对不是传统的政策放松范畴,而是体现出高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对房地产业作出了非常清晰的总定调。各市场参与者要敏锐嗅出改革气息,充分把握这一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机遇。
继第一批民企示范生获得增信融资后,第二批“中债增”全额担保房企名单呼之欲出。随着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已得到实质性扭转以及监管部门对房企融资增信力度的加大,更多民营房企融资或将迎来曙光。
暴雷后的华夏幸福,在持续高效推进债务重组的同时,不断探索企业新活法:回归产城服务、布局代建业务,全面转型轻资产。
近年来,由于三道红线政策及复杂的宏观环境、周期性的楼市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个别房产企业深陷债务危机。那么,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之下,什么样的开发商才更值得信赖?哪里的好房才值得入手?
一周前(8月10日),房企“优等生”龙湖发生了一件小插曲,瑞银一份看空报告叠加商票违约谣言,让龙湖无故“躺枪”。当日午盘后股价一路暴跌16.4%至20.90港元,为三年以来最低,总市值跌至1273.35亿港元。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冷,一批知名房企陷入融资困难、销售下降甚至债务违约、停工停产的境地。虽然近几个月来各种稳楼市的政策层不出穷,但市场仍在博弈,部分企业的运行未见明显好转。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房企商票逾期在持续增加中。近日,上海票交所公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持续逾期名单》。据克而瑞统计,存在商票持续逾期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从5月的1562个增至6月的1666个,占全部商票逾期企业的62.5%,房地产仍是商票违约的“重灾区”。
2021年蓝光发展销售业绩“腰斩”,营业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核心经营指标亏损幅度扩大,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2021年疫情持续国内外旅游市场遇冷,叠加国内楼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以文旅产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务为主的新华联持续受困,亏损幅度再次扩大。
继银行开展并购贷支援房企资产出清后,五大AMC也陆续递出橄榄枝助力化解危机。但即便是在“救市主”的帮衬下,房地产市场也难逃“危”与“机”共存的命运。
对于世联行而言,广泛布局与加码究竟是广种薄收,还是尾大不掉,或许答案即将揭晓。
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提供难得的入场机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