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据统计,2022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2022年1月,住建部提出:要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加强新型传感、智能控制和优化、多机协同、人机协作等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研究编制关键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一季度净投放现金4317亿元。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一季度净投放现金4317亿元。
3月24日,瑞安房地产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
中新经纬2月24日电 国新办24日就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立以标准部品部件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体系,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提出力争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全国40个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惠及居民965万户;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达到74%;全年开工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49.2万户……2021年,我国住房和城乡事业建设成果丰硕。
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居民增收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2021年,居民收入增长有何特点?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没有改善?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应在哪些方面加大力度?
机构监测数据显示,11月,多地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出现明显增长,结束下半年以来二手房成交量价齐跌的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二手房成交量出现明显回升,主要受益于信贷环境有所改善。预计未来信贷政策以稳定市场为主,既不会过于紧张,也不会出现过度宽松的情况。
6日,贝壳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贝壳50城二手房成交量初现筑底迹象,当前市场规模仍处历史低位,市场修复仍需时间。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自2月份深圳在全国首推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政策至今,包括深圳、上海、广州、三亚、西安等地在内,全国共计约有15个城市陆续出台了二手房相关指导价政策。
10日,10月份金融数据出炉,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走稳的同时,当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和新增信贷规模均高于市场平均预测值。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近日,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发布关于《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2021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批前公示。
29个重点监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下降7%,同比跌幅扩至25%。一线城市成交全线回落,同、环比分别下降36%和23%。北京、广州和深圳同比跌幅都在30%左右,上海暂以45%同比跌幅居首。24个二、三线城市成交持续走低,环比再降4%,同比跌幅扩至23%。
8月,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暂停,加上各房企半年报集中公告的影响,房企整体投资力度下降。50家典型房企8月拿地总额同、环比显著下降。不过随着9月中旬左右开启集中供地,投资力度或将回升。
7月,一二线城市处于集中空地空档期,三四线城市同环比均出现下降趋势,呈现量少质优的走势,土地市场热度下降明显。前50房企总拿地金额(权益口径)为1438亿元,环比下降42%。目前,已有13家房企拿地销售比超出40%阈值。预计到年底前,房企投资土地持续放缓。
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供给稳定、需求回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