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再度转负,达到-6.1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中关村和CBD子市场,分别为-3.3万和-2.2万平方米。
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基础设施REITs”)项目申报推荐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基础设施REITs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前几日,全国两会正式闭幕,但是社会上关于“养老”的讨论仍在延续。
从多家平台和酒店了解到,今年以来,随着商务活动的持续复苏,商旅市场复苏强劲。
实时感知车流量,自动优化红绿灯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实时监测管路状况,第一时间发现故障;不用上门抄表,直接用手机交燃气费;注册公司不用去现场,可以在政务服务平台上“一网通办”……当前,智慧城市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数据跑”替代“群众跑”,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2023年,企稳回升的信号,开始在房地产市场上逐步兑现。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3年2月份市场情绪指数数据,重点50城情绪指数“三连升”,位于观望区间高位水平。
2023年的“五一”旅游热,比以往年份来得更早一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
过去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出境游也按下了重启键,旅游业能否从此走出阴霾,迎来春天?在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实现振兴和繁荣?
2月2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立法会发布《2023-2024年度财政预算案》。
日前,商务部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建立部省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部省协作联动,形成发展合力,助力河北商务高质量发展。
2月17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2023年房地产市场:“柳暗花明”》的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布会上提到,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回稳。年初房企销售进一步下跌的动能正在减弱,房企发债较2022年初多增百亿,民企美元债发行重启。国内宏观经济及消费者预期在疫情政策优化后逐步回暖,购房者预期也有望随之改善。行业出现的较多回暖消息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摆脱全面下行的局面。
2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51912件,解决915752件,解决率7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7767万元。
随着楼市的变化,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为此排起了长队,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选择提前还款当然是为了降息,但专家提醒,“提前还贷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理性还贷,既要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也要考虑未来房贷利率变化,综合作出判断。还有专家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或允许购房者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专项规划》提出,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更新方式并举,至2035年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拟推进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297个。
2022年百城房价收入比持续下降,降幅呈收窄态势
截至2023年1月31日,中国公募REITs(“C-REITs”)24只上市标的总市值为860亿元,自由流通市值386亿元,1月月度总回报率(含分红派息)为0.32%。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REITs总回报指数1月月度涨跌幅分别为+10.30%,+14.55%和+7.08%。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人潮回归,许多行业都呈现出复苏迹象,楼市表现如何呢?
2022年的成都楼市,人气贯穿全年,新房、二手房价格月环比多次双双领涨全国;成都二手房价格更是在年末创下连续7个月同比涨幅第一的纪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