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随着“岁序更新 行远自迩”音乐会上演,5月28日,位于北京顺义区的顺义大剧院迎来了对外运营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顺义大剧院先后上演了141场演出,大量优秀的中直院团与市属院团来到北京东北区域近郊,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借多次剧目首演的机会,吸引市区观众前往。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北京5月10日晚,“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在SOLANA蓝色港湾正式启动。据悉,活动将联动全市40余个商圈、200余个品牌、万家门店,打造“一联五夜”内容体系,围绕端午、暑期、中秋、国庆等多个促消费节点,融合商旅文体多个领域,开展百余项促进夜间消费主题活动。
暮春时节,万物生机勃勃,宜相聚,宜相交,更宜来一场与音乐邂逅。
5月2日,今年“五一”假期,知名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海人气火爆,前三天游客接待量已破百万人次,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上海5月3日,来自上海旅游大数据的监测显示,“五一”假期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6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97亿元。上海市主要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游客638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五一”假期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71%,较2019年“五一”增长12个百分点。
5月4日,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3日晚通报,据初步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058万人次,同比增长近54%;实现文旅消费总收入近104亿元,同比增长近58%。接待游客量和文旅消费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分别增长9%、13%,创近年新高。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俯瞰重庆的灯火辉煌,江北大九街是最闪亮之一。打扮时尚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吃饭、K歌、泡吧,开始了一天的夜生活。
消费是社会大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经济复苏和消费激活正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工作。
今年清明假期只有一天,市民周边踏青需求依然旺盛。昨天,京城各大景区迎来热情的游客,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春季游热度攀升,清明假期各景区预订情况火热,推动旅游市场加速复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年代记忆传承不息。在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中,首钢是热火朝天的“十里钢城”,郎家园6号院是北京工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隆福寺代表着老北京的繁华与市井烟火。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经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2023年20项民心工程。
1月1日,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辽宁推出六大主题特色活动,发放3000万元助企惠民旅游消费券。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的心中一定会响起那动人的天籁—亿达之声。
为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文旅消费恢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26日推出“北京微度假”文旅新消费品牌,并联合相关区发布了“故宫以东·城市度假文化金三角”等首批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为未来住房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认为,租购并举模式正从探索、打好基础阶段,迈入追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安居才能乐业,在广州、深圳等全国人口净流入前列城市,每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城市流动青年人等急需住房。该如何更好满足这一群体的租赁住房需求,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提升居住品质,实现安居梦?
秋高气爽,风和景明,最适宜到高淳国际慢城看层林尽染,享美好生活。
9月22日电 (李丹)22日,3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总额191.7亿元。
9月17日,高科置业第三座“院”系作品——高科·紫尧星院实景示范区瞩目公开。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