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沿着河边漫步,在绿荫下骑行,北京慢行交通吸引力日益增强。今天上午,笔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本市将继续拓宽改造不满足标准的非机动车道,开展朝阳望京街道等8个慢行示范街道试点,打通二环水系4处滨水步道断点,实现右安门至通惠河12公里滨水步道贯通。
2月份土地市场量缩价涨,一二线城市成交加速
2月28日上午,城市副中心举行承接新一批市级赋权新闻发布会。笔者了解到,本次市级赋权共计184项。从赋权空间上来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及拓展区范围(不含亦庄新城通州部分、约812平方公里)赋权101项,由副中心管委会承接46项,由通州区承接55项;二是对自贸区组团范围(10.87平方公里)赋权83项,由副中心管委会承接19项,由通州区承接64项。
“大公园里的小邻里”,4万平方米中央公园、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务设施、全智能绿色生态社区场景……记者近日探访获悉,北京经开区规划建设北京首个百万平方米规模的国际人才社区,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将率先提供304套专家公寓,预计2025年完工。未来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国际人才归属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质复合型社区,推进经开区职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设304套专家公寓。
开年第二周,北京土拍市场火热开闸,万众瞩目的2022年第五批集中供地于2023年正式亮相。6宗地块共吸引33家竞拍主体报名,居住用地总土地面积约214731平方米,总建筑控制规模约531801平方米。
2月7日,北京开启了2022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竞价,此次共出让6宗宅地,总规划建筑面积约53.1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为122.52亿元。
2月7日,北京越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京东)以31.12亿元竞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0303街区F1C-1、F1S-1、F1R-1、F1A-1地块。
《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近日在市规自委网站公示,听取公众意见。规划显示,副中心拓展区为副中心以外的通州区辖区,由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和9个城镇组成。拓展区要建立创新驱动、众星拱月、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成为首都新型城镇化典范地区。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依然会是京城楼市主基调。
继北京2022年度第四批次6宗住宅用地全部完成出让后,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显示,北京再挂牌3宗预申请住宅用地,3宗地块分别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平区及房山区,总土地面积约119730.489平方米,交易起始总价74.7亿元。
作为楼市限购政策最严城市之一,北京市近日释放出政策调整的信号。11月8日,北京市发布新政,通州区台湖、马驹桥地区商品房将不再执行通州区“双限购”政策(即同时符合北京市现行限购政策和通州区限购政策),而是执行北京市其他区域普遍执行的限购政策,即京籍家庭可拥有两套住房,非京籍家庭连续5年缴纳社保或纳税可拥有一套住房。
也就是说,台湖、马驹桥两地商品住房不再实施通州“双限”政策。
自2022年11月8日起划归经开区管理的通州区台湖、马驹桥地区(约78平方公里)的商品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执行经开区商品住房政策有关规定(在经开区商品住房政策发布前,执行北京市购房政策)。
10月11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显示,在此前公布5宗商品住宅用地预公告的基础上,再次挂牌2宗预申请住宅用地,两宗地块分别位于朝阳区和大兴区,总土地面积约48449.874平方米,交易起始价44.5亿元。
在北京第三轮集中供地中,时隔一年首次回归的海淀,巧合的成为了朝阳空仓后的补位。并以总成交价150.93亿元超越丰台拔得头筹。
9月22日,北京公布第三轮集中供地线上成交结果,总成交价156.8亿元。
9月22日,北京公布第三轮集中供地线上成交结果,最终北京亦庄博润置业有限公司(亦庄城市更新)和北京亦庄久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4.3亿元竞得京土储挂(开)[2022]059号地块。
一直以来,“有天有地有院子”的生活便是国人始终追求的人居情怀与心中草,这种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居住形态,早已成为国人骨子里的向往。
从项目开盘截止至今,路劲·御合院一直引领着区域内的居住价值典范,受广大购房者关注。
8月1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挂牌4宗预申请地块,总起始价118.7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