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4月以来,北京租赁市场热度出现季节性回落。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4月北京租赁成交环比减少12.6%,不过仍高于今年1、2月份成交水平;从租金水平来看,4月北京租金水平为85.3元/平方米,租金指数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保持微涨,不过仍低于2019年同期2.6%。
近日,诸葛找房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多城迈入松绑期 ;土地市场低位运行,首轮集中土拍热度未起 ;新房市场复苏之路漫漫,成交继续探底 ;二手房市场局部修复,热点城市二手房恢复速度领先新房。
2022年,土地市场延续去年末的低温态势,一季度启动供地的城市数量尚且不多,加之行业面仍未获明显改善,各地供地偏于谨慎,整体土地供应量明显回落,带动成交规模下行。
近日,新城控股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新城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37.75亿元,累计销售面积2354.73万平方米,实现公司营业收入1682.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4%;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9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2.45亿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达5342.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3.10亿元,同比增长17.23%。
2021年新城控股以稳为主、稳中求进,持续深化“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
3月31日,中指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9%,市场份额微降至49.9%。
2022年3月25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布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全年业绩。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购并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居住服务质量等,都可以成为房地产行业探索新发展模式、形成新增长点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购并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居住服务质量等,都可以成为房地产行业探索新发展模式、形成新增长点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租购并举、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居住服务质量等,都可以成为房地产行业探索新发展模式。
2022年的早春,被一系列的楼市“强心针”给唤醒了。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寥寥数百字,再次明确2022年房地产发展方向。
从市住建委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本市房屋交易量同比保持增长,房屋交易价格同比上涨,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各指标均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去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143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8%,增幅排名提升2位;二手房成交量、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均刷新历史纪录。
2月3日,澎湃新闻从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看到,2022年1月深圳全市二手商品房成交为23.05万平方米(2019套),同比下降64.38%;其中二手商品住宅成交为14.73万平方米(1557套),同比下跌75.04%。
距离春节不足一周,楼市逐渐进入假期节奏。根据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在政策供需两端的扶持下,去年全年我市房屋交易量同比保持增长,房屋交易价格同比上涨,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各指标均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
2022年在北京购房,六环置业带成为刚需上车、改善人群面积升级的黄金首选。那如何“多、快、好、省”的安家?这份攻略值得所有人看看。
1月19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称,宁波三批次集中供应38宗地全部成交,其中有5宗地块触顶进入摇号阶段,整体看本次集中供地好于预期。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可谓“前高后低”。上半年成交总体保持高位,百强房企累计销售业绩规模同比增长36.7%;下半年市场却持续转冷,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远不及历史同期。同时,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也让行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