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日,克而瑞发布了2023年1-5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以及新增货值榜单。
5月24日,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需求出现恢复迹象,投资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逐渐收窄,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调整期。为提振房地产消费,全国多地调整购房政策,支持居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房产消费复苏。
第19周重点15城新房成交环比下降40.6%,武汉涨幅超6成
4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价延续齐升态势,西城、海淀等6区成交走高
3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价齐升,朝阳、大兴等14个区域成交走高
3月28日,中国金茂发布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总签约销售额为1550亿元,实现收入829.91亿元,累计回款1616亿元,回款率104%,突破历史新高。中国金茂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2022年成绩单。
第一太平戴维斯于近日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研究成果,对北京的写字楼、商业零售及大宗投资等不同细分市场在一季度的表现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并基于最新的行业走势对2023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与研判。
12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新政明确,2022年12月10日起,在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南海区桂城街道、顺德区大良街道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须自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上述区域暂停实施住房限购政策。
9月百城二手住宅市场均价环比下降0.13%,降幅收窄0.02个百分点
日,亿翰智库发布《6月房地产行业月报》。报告指出,继5月宽松政策井喷出台,6月政策松绑的力度和频次都有所减缓,政策放松仍以限购、限售为主,对限贷的放松未进一步推进,且出台“三限”政策放松的城市数量减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转而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推动房票安置的方式间接的促进需求入市。
房地产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在过去十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称,从根本上说,过去十年间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后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后进城人口的居住刚需、与旧城改造和城市升级的建设需求高度相关。
近日,诸葛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天津房地产市场监测月报》。报告指出,2022年4月,天津新房成交呈现下滑态势,供应量再度上升;价格方面,新房价格小幅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2月上扬。预计接下来,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以及政策效应持续发酵,房地产市场销售端修复进程将有所加快,成交规模有望呈现回升态势 。
5月31日,北京市第二轮集中供地首日最终有7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18.1亿元,另外有3宗地块流拍,剩余7宗地块将进入6月1日的现场竞拍环节。
5月31日,北京开启2022第二轮集中供地,首日成交7宗地块,均为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约218.1亿元,另有3宗地块流拍。今日底价成交地块中,斩获房企及联合体包含华润置地、城建、住总+金隅联合体、大悦城+铁建联合体、龙湖+建工联合体、中海+石泰联合体、京能+城建联合体。
4月以来,北京租赁市场热度出现季节性回落。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4月北京租赁成交环比减少12.6%,不过仍高于今年1、2月份成交水平;从租金水平来看,4月北京租金水平为85.3元/平方米,租金指数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保持微涨,不过仍低于2019年同期2.6%。
近日,诸葛找房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多城迈入松绑期 ;土地市场低位运行,首轮集中土拍热度未起 ;新房市场复苏之路漫漫,成交继续探底 ;二手房市场局部修复,热点城市二手房恢复速度领先新房。
2022年,土地市场延续去年末的低温态势,一季度启动供地的城市数量尚且不多,加之行业面仍未获明显改善,各地供地偏于谨慎,整体土地供应量明显回落,带动成交规模下行。
近日,新城控股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新城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2337.75亿元,累计销售面积2354.73万平方米,实现公司营业收入1682.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4%;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9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2.45亿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达5342.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3.10亿元,同比增长17.23%。
2021年新城控股以稳为主、稳中求进,持续深化“住宅+商业”双轮驱动战略。
3月31日,中指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9%,市场份额微降至49.9%。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