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由迪马工业与廷捷机器人研发生产的警用装备基于数智平台,链接旗下警用车、机器人、无人机、单兵通信设备,形成人、车、机、场景的智联互动,构建以平台为中心的智能互联战斗集群,为警务实战提供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5月7日,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山顶上,耸立着一座座庞大的风车,风机叶片随风转动,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从2017年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至今,阳江海上风电已发展成为全国产业链最完整、配套最齐全的风电产业集群之一。
2月7日,国际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7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和北京为2023年中国投资者国内物业投资最青睐目的地。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亚太地区商业地产投资有望回暖,办公楼、物流地产仍将受到青睐。
2022年12月14日,第十届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年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行。
12月15日早间,在线旅游平台携程集团有限公司(NASDAQ:TCOM;09961.HK)发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7月12日,由商道融绿主办、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联合主办的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夏季峰会在线上成功举行。
近年来,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增长,体系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发展。过去,绿色金融更多强调为新能源、绿色建筑等增量的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如今,绿色金融也要去支持传统化石能源、传统建筑等存量资产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这样的转型金融活动将有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全球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2日发布的《中国2022年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长期信心增强,再创2016年首次调查以来的新高。
全球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2日发布的《中国2022年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长期信心增强,再创2016年首次调查以来的新高。
我们将电建地产的年度汉字定为“初”,是开始,是初心,也是电建地产的新发展。
近日,奥园正式成为深圳南山区南玻工业大厦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该项目位于前海蛇口自贸区内,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截至目前,奥园在深圳已布局接近10个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拓展大湾区城市更新战略。更为关键的是,在房地产企业遭遇寒冬时,成为优质项目实施主体,如对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莱坊最新发布的《活跃资本报告2021》(下称“报告”)预测,2022年,全球资本流动将持续活跃。其中,全球写字楼市场将占所有跨境投资额的一半以上,而住宅、零售、酒店业,以及工业投资等领域也将持续增长。此外,绿色建筑、房地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全球房地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11日对媒体表示,港深双城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带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强强联合、未来可期。他还透露,毕马威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开展大规模招聘。
受欧洲、美国、加拿大和部分亚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2021年一季度全球房地产价格强劲增长。
受欧洲、美国、加拿大和部分亚太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2021年一季度全球房地产价格强劲增长。造成当前房地产市场“高温”的主要因素,一是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二是大规模政府财政刺激政策造成的额外收入。但是,泡沫的存在、支撑空前繁荣基本面的不稳定正在越来越多成为各国监管者的担忧。摆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面前的无疑是如何驾驭空前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这道被疫情加剧的难题。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全面促进消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8月12日,上海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发展目标提到,到2025年,聚焦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初步实现“五个重要”目标。
7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共同推进我国大宗商品产业国际化进程。
2021年4月28日,凯德集团宣布以36.6亿元人民币收购一个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凯德集团从中航信托(上交所上市公司中航资本的投资分支)以及无关联第三方收购该资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