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24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社会公众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为5月24日至6月22日。《规划》由自然资源部指导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组织编制。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22年地区内常住人口约9700万人,GDP约7.7万亿元。
根据《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以“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构建“一区四屏,一轴五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彰显巴蜀自然文化空间魅力,促进毗邻地区融合发展。《规划》还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其中,到2025年,国土空间底线得到严格管控,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初步形成,为全面实现“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2月27日“万州将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密铁海联运班列,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万州货运量和货运值年均增长15%以上。”重庆市万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聂红焰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万州正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
1月8日,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2年,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1300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动重庆市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
当前,重庆市面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发展四季度冲刺关键时期的“两个关键”叠加期。11月1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作为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力军”,市属重点国企抓好防控,优化调度,确保市级重大项目最大程度上实现项目不停工、投资多放量。
到203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7月15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包括6大方面24项具体工作举措。根据《方案》,到2025年,万开云(万州、开州、云阳)区域内部将实现半小时互通,与主城都市区2小时互联。
6月8日至11日,川渝两省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一同前往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开州区和万州区,专题调研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这是川渝两省市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开展调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以重大项目投资为牵引,制定了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按照“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推进,如今捷报频传。
近日,达州市政府授权达州秦巴无水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有限公司、达州钢铁集团、重庆市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日前共同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5”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力争今年内实现重庆、成都主城公共交通“一卡通”,并加快新开一批省际公交线路。
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日前共同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5”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力争今年内实现重庆、成都主城公共交通“一卡通”,并加快新开一批省际公交线路。
重庆市交通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日前共同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1+5”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力争今年内实现重庆、成都主城公共交通“一卡通”,并加快新开一批省际公交线路。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强调,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畅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健全交通物流枢纽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快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月23日,重庆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涉及哪些项目,如何建设?
4月23日,重庆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体涉及哪些项目,如何建设?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