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深入分析做好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挑战,强调要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在房地产行业发展问题上,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根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好政策精神,必须因地制宜落实好具体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5月6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
目光聚焦本市核心商圈和平路金街,一座购物中心历经五年高速发展正迎来新的起点——2017年落户天津的天河城购物中心忙着筹备五周年庆典。而就是这五年,恰恰见证了天津商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近日,省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确定2022年标准实施监督工作重点任务。
“原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这个梗用于表述2021年楼市感受,也大致成立。看数据: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9%,突破17.9亿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15.65亿平方米,增长1.1%,均创历史新高;同期,江苏商品房和住宅销售面积分别达1.65亿、1.44亿平方米,分别增长7.3%、3.7%,同样刷新历史纪录。
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稳增长政策预计仍将继续出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将涌现更多投资机遇,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长期向好。
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主要生产指标、效益指标同比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建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和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耗“双控”政策实施等增加了建材行业的波动性。
24h全业态消费领域,西三环精英社交圈
新冠疫情暴发已近两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展望2022年,在跨周期调节的顶层设计下,在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中,预计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全年5%以上的实际增速,“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将成为中国经济蜕变的“第二春”。
从做好“首都文化+”文章到全面打响“上海服务”等四大品牌,从“广聚天下客”的国际消费高地建设到做好“河、海、港、洋楼和小镇”等津门文章,再到渝货精品、巴渝特色……自今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京沪穗津渝五地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以来,有关地区结合各自特点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早日“上线”提速加码。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长效机制和基础性制度安排,而房地产税作为一种有效的具备长效机制属性的市场调节手段,具有防抑炒房、减少空置房,调节收入分配与财产配置,遏制收入两级分化的作用。
10月18日,海昌海洋公园控股有限公司(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宣布,与亚洲私募股权基金MBK Partners达成包括战略合作协议、股东协议、股权买卖协议、品牌授权协议、过渡服务协议等在内的系列协议,将向MBK Partners转让部分主题公园项目股权。
近年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牢固树立 “项目为王”导向,通过谋划项目抓储备、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持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入如火如荼的紧张施工中。
如何稳定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进而促消费?新型消费后劲还足吗?中秋、国庆“两节”临近,民生商品供应有保障吗?价格异动有监管吗?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到2023年,青羊区将打造10个以上新消费示范场景
成都规范公园城市消费场景建设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市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7月22日晚,“爱尚重庆·2021不夜重庆生活节”在观音桥步行街广场拉开序幕。
随着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的升级,以及地方政府对市场行为把握更加准确,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更加精准。长期人口和短期资金面的约束正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明显收敛,楼市预期也开始出现分化,房住不炒定位继续巩固。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